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C.已成为著名作家的他,万没想到当时的信笔涂鸦之作,竟然能获得读者的赞赏。

D.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B 【解析】 试题分析:栩栩如生: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不能形容“泉声”。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shà)        簌(sù)           B.(ào)    其数()

C.分道扬(biāo)     无精打cǎi      D.拮(jié)据     (t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没有人一生都能尽善尽美,学习上、生活中我们都留下过遗憾。“遗憾”就像一个影子一样伴随着人的一生,又像一根绳索,串起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遗憾”令人难受,但反思“遗憾”,如同含着一枚青橄榄,又何尝不会品尝到丝丝甘甜?反思学习上的遗憾,可以获得教训或向上的动力;反思生活中的遗憾,可以让人世间美好的情感荡涤心胸;反思为人处事的遗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加深友谊,懂得道理……所有的苦痛都会成为过去,如今该做的只有反思遗憾,不让曾经的遗憾重演。

想一想,往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遗憾?请以“曾经的遗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校名及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2) 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6分)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武汉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这件事也让人不禁想起前不久的两则新闻:重庆一位农民工坐地铁时有座位不敢坐,硬是蹲了13站,因为他怕弄脏了座椅招来白眼;公交车上,一名时髦老太公然呵斥身旁的农民工,嫌他穿得“脏”。

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②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诗经》)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陈涉太息曰:“嗟乎,                        !”(《陈涉世家》)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⑥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春江晚景》 )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⑧欲将轻骑逐,                  。(《塞下曲》)

                      ,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查看答案

                     亲爱的麦子           

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

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叉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

于是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户儿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

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

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

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叉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

“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

1.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概括其美在何处。(3)

2.文中划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4)

3.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4)

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有哪些含义。(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