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请以“以        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以向上的姿态前行 偶暇空闲,在灯下发着呆。 忽的一条黑影闪过,贴着眼睫毛向下飞落,伴随着一声微小的撞击。呵!原来是一只米虫!大概是吃了发酵的米才会这样冒失吧! 我开始观察这个受人怜爱的家伙了! 只见它小心翼翼地用触角探试着周围的地形。爬动得很慢,我忽的用指尖弹了一下它,顿时就仿佛被吓破了胆,猛地朝前飞快地爬去。这时,我把一只笔芯的末端放在它前行的路径上,它到了开口,只稍一迟疑便钻了进去。 一开始,它爬的很顺利,但爬到距笔尖三分之二处,管内壁就有笔油了,而且这种油十分的粘,但米虫并不害怕,反而是用尽力量往上爬,这使得看上去所爬动得每一步都那么艰难。终于它爬到一半的时候就停止了爬行,耗尽了全部力量。但它的身体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势。这令我十分纳闷。 在我惋惜的时候,眼睛在扫过墙壁时,又发现了一只米虫,它比之前的米虫的体态稍微大一些,所以它的爬行速度明显比另一只快,但它在油上爬行也显得比较吃力。等到它爬到同伴的躯体旁时,只是稍微迟疑,便推着同伴一起前行。 等到它推着同伴没有丝毫退却地完全没入黑色笔油中的时候,我的心颤动了。大概是对它的同情,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吧!它为什么不后退呢?大概是不会转身,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吧! 咬着嘴唇,我漫无边际地想了很多。可能向上是一种姿态,一种习惯吧!大概就这样罢,如果把向上当做是一种习惯的话,就不会想到松懈,想到放弃了罢。 想到这我没有再想,我仿佛也找到了什么。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审题参考: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关键在于前行的状态,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应该是给读者以正能量的状态。然后从众多的生活素材中,把最易于驾驭、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作。注意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合理运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安徽蚌埠一中在校园的松树下挂起了一个电子牌,上边大张旗鼓地写着一句话:“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标语引来无数网民吐槽,认为蚌埠一中在给自己“贴金”,是不讲原则、没气节的攀附。一中副校长则回应称,学校贴出标语是因为希望激发出学生和校友的自豪感,不是借机炒作。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发表你的观点,字数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7分)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⑤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⑥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查看答案

(15分)

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耳畔再听着脍炙人口的评书,那真叫一个“爽”,真叫一个“静”,有声胜无声,心静胜境静!农家人醉心的就是这种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④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篱笆邀来阳光和清风,也邀来了各种青葱的植物。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家庭主妇们喜欢在篱笆边种些季季草、细粉莲、芍药、美人蕉等花卉。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红,缤纷绚丽,令人留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一片红白蓝相间的芸豆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把庄户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园诗。目睹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⑤“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晨迎朝霞,暮送斜阳,应验了郑板桥“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的浑然忘我情怀和傲骨。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动,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胸襟里脉动、奔涌、狂舞;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05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4分)

2.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3.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里。

4.联系实际,谈谈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5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2.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查看答案

(4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1.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