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8分) ①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从小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莫扎特是国...

(8分)

①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从小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莫扎特是国家剧院乐队的首席作曲家和指挥师,非常受人敬重。

②在父亲的熏陶下,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日益成熟,经常为学校的一些活动创作曲谱,深得师生们喜爱,然而他所做的这些在老莫扎特看来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莫扎特经常请求父亲向国家剧院推荐自己的作品,但父亲每次都这样拒绝他:“你还很小,你的创作能力只适合在你们那所小学里发挥,根本不能走进国家剧院!”

③父亲是国家剧院的作曲家和指挥师,按说莫扎特的作品有的是机会进入国家剧院,可是父亲却偏偏不答应。莫扎特伤心极了,他非常希望能有另外一个机会帮自己实现愿望。

④在莫扎特12岁的时候,国家剧院的院长请求老莫扎特为他的女儿创作一首小步舞曲,因为他的女儿要在国家剧院开个人演奏会。老莫扎特当然不会拒绝,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写好曲子后,就让莫扎特送到院长家。当时莫扎特正在创作自己的乐谱,接过父亲递过来的乐谱后就连忙跑出了家门,希望能快去快回接着自己的创作。

⑤【甲】那天刮着大风,当莫扎特走到一座小桥上的时候,风力突然增大,就在这一瞬间,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把莫扎特手中的乐谱夺走了,乐谱被卷到天上翻了几个跟斗,然后就落进了河中。如果就这样回去,免不了要挨父亲的一顿责骂,莫扎特坐在桥上害怕得哭了起来。哭着哭着,他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一直希望能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进入国家剧院,现在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⑥【乙】想到这里,莫扎特飞快地跑到附近的一个教堂里,他向牧师借了笔和纸,在教堂里续写起了在家已经写了一半的曲谱,结果没用三个小时就写完了全稿。随后他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定满意后,这才告别了牧师向院长家跑去,并把这份曲子以父亲的名义交给了院长。院长太熟悉老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了,当这首曲子出现在院长面前时,因为和以前的风格有很大的出入,顿时觉得耳目一新,非常开心,他立刻让女儿把这首曲子用小提琴练习。

⑦在演奏会的前一天,院长特意带着女儿来拜谢,他握着老莫扎特的手高兴地说:“非常感谢,你这首舞曲实在是写得太妙了!”说完,便让女儿把那首小步舞曲演奏给老莫扎特听。

⑧老莫扎特听着听着,心里狐疑开了,这根本不是自己写的曲子啊!当院长确定这是莫扎特送过来的乐谱时,老莫扎特严肃地看着儿子,莫扎特只能说出实话。听了莫扎特的话,院长和他的女儿都惊讶得连连点头称赞,老莫扎特则欣慰地拍拍儿子的头说:“我终于相信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孩子了,但是你的勇敢比你的才华更可贵!”

⑨经此一次,莫扎特在奥地利乐坛上声名鹊起,为他日后的音乐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选自《读书文摘·经典》)                                                                                                                                                         

1.梳理主要情节,在下面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四字短语。(2分

拒绝推荐→(            )→乐谱入河→(            )→院长感谢→父亲称赞

2.仔细阅读划线句【甲】,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3.仔细研读划线句【乙】,简述其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表达作用。(2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1.(2分)拒绝推荐→(替父送曲)→乐谱入河→(自编乐曲)→院长感谢→父亲称赞 2.比喻、拟人(1分)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为后文莫扎特自编乐曲做铺垫,突出了莫扎特勇于抓住机会。(1分) 3.动作描写(1分)表现了莫扎特勇敢、认真以及出众的音乐才华。(1分) 4.(2分)我们要鼓起勇气去抓住机会,不能让机会白白溜走。(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仔细阅读,把握文章的脉络,根据提示,补写出故事的发展梗概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本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莫扎特在恶劣的环境中表现,为后文自己编写曲子埋下伏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本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莫扎特的勇敢,并反映了莫扎特的具有非凡的才气。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主旨的分析,围绕“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分析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从文章中找出概括语段的中心句。(2分)

2.如何理解划线句“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2分)

 

查看答案

 

误认(10分)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马几何时矣?”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诣丞相府归马。

【注释】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⑴子马几何时矣           曰:“月余日矣。”      

非公马                 诣丞相府归马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3.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       )(2分)

A、茂问之曰                   B、解以与之    

C、何不试之以足               D、故时有物外之趣

4.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2分)

 

查看答案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4分)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第一句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接着来的是一只金龟子,顽强地滚着一个屎球。汤姆碰了碰它,看它把腿贴住身体收起,装死。这会儿,鸟儿已经嘁嘁喳喳叫得很欢了。一只猫鸟——一种北方的模仿鸟——落到汤姆头顶的一棵树上,自鸣得意地模仿它的远邻颤着声儿唱。忽然,一只樫鸟尖叫着,像一道蓝色闪电一样冲下来,停在一根汤姆几乎伸手就可触到的树枝上。

⑴以上选文出自                 》,作者为              。(2分)

⑵选段表现出主人公                                    的生活情趣。(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知识、增长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C.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明白了读好书能增添智慧的道理。

D.能否获得阅读的无穷乐趣,取决于你愿意花时间探索文学之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