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母亲的心》,回答后面的题(14分) 母亲的心 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

阅读《母亲的心》,回答后面的(14分)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选文略有改动)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中补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

2. 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3. 阅读第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4. 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4分)

 

1.(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2.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3.(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4.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情节的内容。这是一篇亲情文章,本文通过写了一个为了给孩子增补营养的母亲翻找螃蟹到放掉螃蟹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母爱之情,这里以螃蟹为线索概括找螃蟹、发现螃蟹、放螃蟹几个情节即可。因为题干中有一部分提示,此题较为简单。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的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其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正确合理即可。这里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同时也为母亲放了母蟹这一善良的举动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1)能结合语境说出母亲当时的矛盾心理(2)“沙沙沙”生动的挣扎声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这与为文章拟写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应理解“标题”的双关义。在这里“母亲的心”一语双关,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即母亲的爱子之心,又要理解其深刻内涵,即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眉、眼、口、鼻四者,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神:灵性。 厮:相互。

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归取之 ____         丛草为林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我若居眼鼻之下

A.至之市                      B.反归取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十五夜望月》                         《望洞庭》

               王建                                 刘禹锡

中庭地白树栖鸦,                      湖光秋月两相和,

冷露无声湿桂花。                      潭面无风镜未磨。

今夜月明人尽望,                      遥望洞庭山水色,

不知秋思落谁家?                      白银盘里一青螺。

1.《十五夜望月》中,你最欣赏哪个词语?为什么?(2分)

2.两首诗同样是描写月色,却各有千秋。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比较赏析。(4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11分)

㈠这两个囚徒高兴得忘乎所以。不过他们前进得很慢,因为坑坑洼洼相当的多,他们得小心提防它们。不就,他们遇上了一个大坑,只得停住。

……

但是时间长了,饥饿和痛苦的感觉压倒了恐惧。他们在泉水旁又心烦地等了一阵,接着又长长地睡了一觉,感觉就不大一样啦。

①文段选自____国作家____的《______》(3分)

②文中的他们指的是___和___,二人被困于____。(3分)

③文段中的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为什么?(2分)

㈡星期天,你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是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你听到后想劝阻,可是怎么向爸爸说爸爸才能拒绝同事的提议呢?(说话注意身份、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3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供的诗句,将横线补充完整。(8分)

①成功的花,__________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

③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④壁立千仞,__________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⑦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⑧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里)(4分)

打开书页,让我们走进chōng jǐng已久的文学世界,让她用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xuàn丽的色彩,引领我们在生命的河流中cháng徉,探索人生的真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