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6分) 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 ①也许你已经看到身边的科技迷有了神奇的“特...

(6分)

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

①也许你已经看到身边的科技迷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动动眼珠,屏幕就会翻页;眨一下眼,手机就能拍照……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被改造了,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设备搭载了一项名为“眼球追踪”的技术。

②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③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红外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在精度方面,红外线投射方式有比较大的优势。此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如电脑或手机上的摄像头,在软件的支持下也可以实现眼球跟踪。

④在日常生活中,眼球追踪技术最热门的载体是手机。比如,三星上一代旗舰机GalaxyS3就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眼睛状态来控制锁屏时间,只要检测到用户正盯着手机屏幕,即使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屏幕也不会关闭。而GalaxyS4的发布,则将这一功能进一步延伸:可通过眼球来控制页面上下滚动。

⑤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旧的设备也能实现眼球追踪呢?一家瑞典公司Tobii今年计划推出一款产品,让旧电脑也能接入这项新技术。这款设备名叫Rex,是一个电脑外设设备,只要把它放置在屏幕顶部,再通过USB接口接入,用户就能利用视线来控制电脑完成部分操作。

⑥除了电脑和手机,汽车也很有可能是你最早接触到眼球追踪技术的地方。通用和丰田都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不小的投入。它能实时模拟驾驶员的视野,提醒驾驶员视线盲区可能存在的危险;当驾驶员眼皮下垂(犯困)或眨眼次数减少(走神)等,它还会发出声音提醒。

⑦眼球追踪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比如,让机器对人类眼睛动作的真实意图进行有效识别,以判断它是无意识运动还是有意识变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项技术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人类和机器互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它对于鼠标、键盘以及触摸等比较成熟的人机交互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在医疗健康、在线教育、心理研究乃至刑事侦查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眼球追踪技术,作者是围绕哪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的?(2分)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可能”是如何体现说明语言特点的?(2分)

 

1.①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 ②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 ③眼球追踪技术的载体(或应用) ④眼球追踪技术的发展目前存在的困难及应用前景 2.举例子。具体说明了眼球追踪技术最热门的载体是手机。 3.“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除了电脑和手机,汽车是你最早接触到眼球追踪技术的地方,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去掉,语言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对象的把握。一般来说,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事物区别于某一事物的标志,也是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学生可观察题目,或在首段中找,也可抓关键句。本题就是抓段落的关键句。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是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色的题型,可以按以下的方法:答题方法:1、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或:者可以,……。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题墨葡萄诗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屡应乡试不中,空有满腹经纶不得施展。水墨《葡萄图》,是徐渭的代表画作之一。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第三句中的“明珠”指什么?(2分)

(2)末句连用两个“闲”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查看答案

(12分)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莫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败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①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zhì:跌跌撞撞的样子。

1.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目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或蓄马  或:             (2)尝游牧山中    尝:     

(3)而誉其马之勇  誉:       (4)道思其故而不得   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4分)

(1)明日,尾其马之所之。

(2)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

4.思考:文中的马为什么敢和老虎斗上一整天,还能够不分胜负?(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小说。

B主人公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C作品叙述了主人公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莉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D 保尔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在他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各种交通乱象,市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埃及神庙里“到此一游”的涂鸦刺伤的不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我们的心。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A徒:只                   B其实:它们的果实

C熙:同“嬉”,开玩笑      D病:毛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