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5分) 栀子花 ①门前那株栀子树开花了,青翠的绿叶间,洁白的栀子花盈盈地绽放...

(15分)

栀子花

门前那株栀子树开花了,青翠的绿叶间,洁白的栀子花盈盈地绽放着,散发着馥郁醇厚的芳香。这株栀子树是母亲去年栽下的。记得弟弟问母亲:“这株栀子树只有这么大,什么时候能开花呀?”母亲枯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不用急,到了明年就会开花了。”这株栀子树今年果然开花了,但母亲却看不见了,她带着无限的眷念,离我们远去了。

②父亲常常一个人坐在门前,静静地守候着这株栀子树。他与母亲相濡以沫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日趋苍老,母亲却遽然离开,真令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性子倔强,沉默寡语,本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现在他却有些茫然,有时面对身边的琐事竟不知如何应付,每次有什么事,总是把我叫来,让我拿主意。A望着父亲佝偻的身影,微微斑白的头发以及他略带痴呆的神情,我心中一片酸楚。

③一个多月以前,栀子树还没有开花的时候,父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进医院动了一次手术。手术后一个星期,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走动。我和弟弟轮流照顾他。每次谁从家里来医院,父亲总是要问,栀子树开花了没有?我们摇摇头,父亲黑瘦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口中喃喃念着,怎么还没有开花呢?一边又再三叮嘱我们要记得给栀子树浇水。两个星期后,栀子树终于开花了,开始只有一两朵,且花极小,洁白的花瓣微微开启着,好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带着一些羞涩的表情。父亲听说了,显得十分高兴,直说要回家看看。这时他伤口已经慢慢愈合了,也能下地行走了,不过我和弟弟希望他在医院再住一段时间,多观察一下。父亲却生气了,执意要出院。

④出院那天,父亲非常高兴,精神也十分好,一回到家,他便马上来到那株栀子树前,喜滋滋地看着盛开的栀子花,那神情极像一个小孩。我不知道父亲是单纯的喜欢栀子花,还是因为母亲的缘故,自从母亲去世后,我们都极少提及母亲。因为每次提到母亲,只会让我们三个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记得有一次无意中说到母亲的病,父亲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声音颤抖地对我和弟弟说,我……我对不起你们的妈妈,她病了那么多年,我没有照顾好她,我真是该死呀。父亲的话好像一根根钢针,猛地刺入我们的心里,我们三个人一起哭了起来。

⑤父亲身体本就不太好,现在刚刚出院,更显孱弱。我和弟弟总是说一些让父亲高兴的事。母亲去世后,我和弟弟似乎陡然间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东西。我们明白,只有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天底下最真挚和无私的感情。

⑥我请了一个长假,在家里陪伴父亲。门前的栀子花依旧烂漫地开着,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在我上班去的时候,我问父亲,我可以折一些栀子花带去吗?我在一个偏僻的乡下工作,我需要这静静的花香伴我度过孤寂的光阴。父亲同意了,亲自为我折了几枝栀子花。

⑦来到乡下后,我找来一个矿泉水瓶子,到河里灌了水,把花插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花瓣有些黄了,但芳香依然充盈了整个狭小的房间。那一刻,我心中温暖而又黯然

1.画线的A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选文第①段和第⑥段两次写到栀子花的开放,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③段写父亲“再三叮嘱”“我”给栀子花树浇水,从中可看出父亲哪些思想情感?(4分)

4.选文最后一句“温暖而又黯然”包含着怎样的深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外貌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父亲的苍老(1分)和内心的忧伤之情。(1分) 2.结构上前后照应(1分);内容上渲染了凄美的气氛(1分)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再三叮嘱”写出了父亲对栀子花生长的关切之情,希望栀子树开花(2分),表达了父亲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分)。 4.“温暖”因为栀子花的芳香充盈了整个房间,我似乎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2分)。 “黯然”既因为栀子花的花瓣有些黄了,又因想起了去逝的母亲和苍老孤独的父亲。(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3.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作用,从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相互照应。内容让结合文章表达的情感分析。本文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结合语言环境分析,揣摩其心理,应该是让栀子开花,表达出父亲对母亲的怀念。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把握,结合文章主旨分析,“温暖”是作者从栀子开花中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黯然”一词表明了作者想到了年迈的父亲和去世的母亲。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文中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这三种树的位置能否调换顺序?说说你的理由。(2分)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8分)

季札赠剑

季札使于晋,持宝剑而行,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xuán)徐君墓树而

[注释]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徐君:徐国国君。嗣君:继位的国君。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季札将使于晋                  (2) 徐君           

(3),徐君已死矣                (4) 以剑县徐君墓树而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

3.从短文看,季札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察秋毫(                   (2)项为之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何不试之以足    B.心之所向   C 昂首观之   D 反归取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查看答案

(2分)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10分)

(1)海日生残夜,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                  , 吹面不寒杨柳风。 (4)                ,冷露无声湿桂花。

(5)不应有恨,                        (6)                 ,白铁无辜铸佞臣。

(7)                 ,草色遥看近却无。 (8)                 ,清风半夜鸣蝉。

(9)晴空一鹤排云上,                   。(10)但愿人长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