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1分) ①英国《金融时报》解释说,所谓的“夏季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1分)

①英国《金融时报》解释说,所谓的“夏季诅咒”,是因为在夏季这几个月交易往往极为清淡,加上高管们外出度假,如果出现问题,市场可能会完全失控。

②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夏天,除了证券市场行情惨淡以外,状况也不断发生,一会闹起了银行 “钱荒”拆借利率飙升,一会股市又出现“乌龙指”事件。

③没错,夏天除了飘飘的长裙和迷人的比基尼,更有金融市场的烦心事。

④在2012年的夏天,欧债危机不断扩散让欧盟焦头烂额;2011年夏天,美国遭遇国债违约危机,标普首次下调了美国国债评级;而2009年的夏天更加难熬,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金融海啸一波比一波高;再往前推,1997年的夏天,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横扫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亚洲一些经济大国进入萧条期,一些国家的政局甚至开始混乱。

⑤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夏天的高温对股市也存在不利因素。比如台湾学者采用1997到2003年6年间的台湾每日股市和天气数据,研究气温对股市获利的影响。结果发现,摄氏29度是气温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的临界值,温度高于29度,获利将会大幅下降。

⑥那么夏天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呢?《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与金融》中关于“天气”词条有这样的描述:“天气被看作是很好的外生变量……天气对于评估金融市场的信息处理能力肯定是有用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人的情绪和感觉等心理因素在决策判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天气因素是金融投资决策的“情绪代理变量”,而情绪才是连接天气与收益回报的真正原因。

⑦经济学家霍华斯和霍夫曼认为,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可能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另一位经济学家坎宁安也指出,在过冷或过热的天气中,人们变得不愿意帮助别人。攻击情绪增加将导致更多的冒险性,而冷漠则意味着不愿意承担风险。

⑧正是这些极端的情绪,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紊乱,这也是“夏季诅咒”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说明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2.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说明方法(         作用:                                                                                                                                                                             

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4.结合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据专家介绍,高温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这被称为“情绪中暑”,又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还与人的出汗多少,以及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专家解释说,因为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选自《新华网》)

(1)结合这则新闻和选文内容,概括出现“夏季诅咒”的最重要的原因。(2分)

(2)献计献策:为了降低夏季高温对人情绪造成负面情绪的程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分)

 

1.什么是“夏季诅咒”(1分)及出现“夏季诅咒” 的原因。 2.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夏天的高温对股市也存在不利因素”(2分) 3.不能。“可能”表猜测,说明“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只是一种可能性,去掉,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1)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可能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正是这些极端的情绪,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紊乱。 (2)示例:让房间通风,多吃清淡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遇事要心平气和,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轻松的音乐,降低心理热度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文义、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对象,其次抓住特征。方法总结:1.说明中心=说明对象+说明特征;2. 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3. 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并“同类合并”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通过“台湾学者夏季高温对股市的影响”这一事例具体的说明了夏天的高温对股市也存在不利因素。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可以按以下的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根据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加点词语“可能”是不能去掉的,它表表猜测,说明“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只是一种可能性,去掉,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小题(1)要看清此题“最重要”,结合材料和选文的内容,很容易筛选出此题的答案。小题(2),此题要从“夏季诅咒”出现的原因考虑,且此题与日常生活常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道语文课内内容与课外内容向融合的一道题,难度不算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疑人窃履》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②而以窃履进(   

③见其履在楚人之足(            ④遂与之绝(   

2.给文中划线句子划分2处停顿。(2分)

宿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2分)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2分)

4.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一诗,完成后面的题。(6 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该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1.此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后两句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怎么表现的?(3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你还知道长城的哪些知识呢?

⑴请写出有关长城的一句谚语或诗句。(1分)

⑵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自古褒贬不一,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的呢?(2分)

⑶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骚客都曾经写下过与长城有关的佳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泰戈尔

浪涌波翻,看莽莽苍苍,万里金龙来探海 风轻云淡,喜葱葱郁郁,千寻蜡象去窥山

---彭必余

从临洮直奔辽东,万里关山,到此方称好汉 自先秦历经唐宋,千秋壁垒,于今更显雄姿。                                                          ---钱存源

上述三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长城,请说说它们概括了长城的哪些特点(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 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⑴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国家)                  (作家)的《                》,作品的主人公是                 。(4分)

⑵请简要说说这部作品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2分)

⑶小说的主人公保尔身上最感动你的品质是什么?( 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1 每题2分)

①木受绳则直,                                   ,死而后已。

                ,乌蒙磅礴走泥丸。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