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6分) 欢迎乘坐“地沟油”航班 葛 妍 ①据英国...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6分)

欢迎乘坐“地沟油”航班

葛  妍

①据英国《每日邮报》7日报道,英国汤普森航空公司推出的“地沟油航班”波音757客机7日从伯明翰机场起飞,首航成功。

②这架飞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个引擎的燃料除了常规的飞机燃油外,还有50%的“氢酯和脂肪酸”,这是以从酒店和饭店的厨房中收集来的废弃食用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燃料。这些废弃食用油与我们在中国俗称的“地沟油”类似。据专家介绍,这种“地沟油”生物燃料能避免生产燃料农作物过程中的碳排放,加之大都本地取油,所以交通方面产生的碳排放也很少,相对传统的化石燃料可以减排60%-80%

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弃食用油。在对其处理和回收再利用上,各有奇招。

④2004年以前英国的废弃食用油大量用于制作动物饲料。但目前废弃食用油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通过特殊的化学程序制成具有无毒、清洁、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的生物柴油,做车辆燃料之用;二是被发电厂用作发电燃料。

⑤美国除了将废弃食用油用作生产生物燃料外,一种可将其直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自动化热电联产系统”已在马萨诸塞州等地的餐馆广泛使用。这种设备直接安装在餐馆的后院,就地处理废弃的食用油,将其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供餐馆使用。这样,不但解决了餐馆处理废弃食用油的困难,更使餐馆节约了大量的电力、煤气或天然气的费用。

⑥日本也是产生废弃食用油的大国,据日本全国油脂事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统计,2008年日本产生了约45万吨的废弃食用油,其中约有20万吨被加工成饲料;4万吨被作为肥皂、涂料、油漆等工业用原料;2万吨被用于制造生物燃料。

⑦这些处理方式使废弃食用油华丽变身,变成一种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科学利用废弃食用油,变废为宝,不仅减轻了排污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重新为人类所用,无疑是一个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良方。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0月13日)

1.文章以“欢迎乘坐‘地沟油’航班”为标题好在哪里?(4分)

2.文中画线语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 第③~⑥段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4.科学利用废弃食用油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1.(本题4分)新鲜奇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点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分)。 2.(本题4分)作比较、列数字(2分) 突出说明这种“地沟油”生物燃料在“减排”方面的优势(2分)。 3.(本题4分)总—分(或:先总后分)(2分) 世界各国在对废弃食用油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上各有奇招。(2分) 4.(本题4分)不仅可以减轻排污处理对环境的污染(2分),又能变废为宝,使废弃食用油重新为人类所用,缓解能源紧张(2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这里理解说明文的标题作用,一般标题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这里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例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要言之有序,说明顺序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此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能力,学生答题时,一般这样表述:本文用了……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此处总结出“减轻污染”“缓解能源紧张”两方面。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20分)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吾 尚 未 有 子

乃 以 衣 冠 葬 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集诸将而之曰(         )  吾上太夫人(        )

德威流(       )        至南门(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吾誓与城为殉。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4.请结合原文概括史可法的性格特征。(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2.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含有同类物候现象的诗句:“                                       ”。

(3)《陈涉世家》一文中运用比喻表现陈胜年少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表现作者厌恶世俗,热爱大自然的句子是:“              

                      ”。

(5)《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安宁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威廉.詹姆士)

(二)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富兰克林二十岁时从节俭、勤奋等十三个方面制定了《十三条自律》,每周努力实现一项,到十三周后重来一遍,以此形成习惯。

(三)山西省晋城市从2005年起,很抓习惯养成教育,近年来,高考成绩一路攀升。

1.上面几则材料给你什么启发?(1分)

2.下面是江洲中学校长室关于召开初三年级习惯养成动员会的一个通知,请你修改。(2分)

                              通知

兹定于1月18日上午8时30分召开初三年级习惯养成动员会,请所有初三年级师生准时参加。

修改意见:                                                  

3.孟君同学天资聪颖,但是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一直上不去,如果让你去劝劝他,你准备怎么说?(3分)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①今年2月份,由4000辆“途安”和“君越”等高级车组成的出租汽车世博车队将正式亮相出现于申城街头,并与普通出租车错位运营,主要满足世博园区及世博管控区的交通需求。②根据市交通港口局的要求,每辆世博出租车将配备2名优秀驾驶员。③同时,行业管理部门还制定了世博车队培训教材,专项对驾驶员开展培训。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