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郑絪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 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⑴  十八九,絪为御史,  ⑵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2分)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1.⑴刘景(景) ⑵郑絪(絪) 2.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意对即可) 4.C 5.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一条2分,原因、分析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文段,能够补出所省略的主语。回答时,注意联系上文和下文。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絪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令”“寝馔”“异”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对郑絪的描写可知,本文属于“知人”类短文。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注意要求“自身原因”,就是个人原因。不要答外部原因。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①夜泊:夜晚停船靠岸。②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__,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__,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2.简·爱为什么没有和罗切斯特结婚?

 

查看答案

古汉语中常有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功宜为                B、陈涉乃自立为   

C.大楚兴,陈胜          D、侯将相宁有种乎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C接着我来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大家洗耳恭听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