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忆中,总会有一些东西撞击你的心灵,在你的心海里激起朵朵浪花。这些浪花或许是一位...

记忆中,总会有一些东西撞击你的心灵,在你的心海里激起朵朵浪花。这些浪花或许是一位朋友、一件往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它们让你难以忘怀,让你深思,让你回味。

请你以“回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例文 回味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的布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那清亮的泉水。童年的趣事,就像天空中那明亮的星星,数也数不尽。现在,我把那颗绚丽的小星星摘下来,为你讲述那颗星星里藏着的一件趣事——为小猫剃胡子。 我们家里养着一只小白猫,小名叫“咪咪”。这只小猫很可爱,我跟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什么好事都想着它。 记得那一次,妈妈不在家,爸爸则要去加班。他准时起床,穿戴整齐后站到镜子面前,拿起了电动剃须刀,仔仔细细地把胡子刮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下巴已经十分光滑了,才满意地点点头,拎上皮包走了。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每次看到爸爸的胡子刮两下就少了,我早就对电动剃须刀充满了好奇心。这不,爸爸走后,我踩在椅子上,拿到了放在梳妆台上的电动剃须刀。咪咪自然成了我的实验对象。我在大立柜下面找到咪咪,抓住它颈上的一撮毛,把它拎了出来,放在腿上,对咪咪说:“待会儿呀,我就帮你把这些长胡子刮掉,你就轻松了!你可一定要乖噢,我才能给你剃个好造型,让你在同伴跟前炫一炫!”说完,我打开剃须刀,一阵轻微的“滋滋”声传了出来,咪咪不安分起来,我强行摁住它,开始给它刮胡子。我这边刮一刮,不满意;那边再刮一刮,还是不满意。就这样,左蹭蹭,右蹭蹭,最后,才满意地点点头。 正当我得意洋洋地欣赏着我的“杰作”时,咪咪由于一直被我束缚着,便反抗了起来,用爪子挠了我的手,手上立刻出现了几条红印子,趁我一松手,咪咪一溜烟儿逃走了。碰巧这时,妈妈回来了,我捂着又红又痛的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哭着向妈妈告状:“妈妈,您说做人要助人为乐,我看见小猫没有剃须刀,就助人为乐帮它剃掉了胡须,可它不仅没谢我,还挠了我,妈妈,小猫真坏,真坏!”妈妈听了,哭笑不得,抚摸着我的头,说:“子妍啊,小猫的胡子是要测老鼠洞的,很有用,你把它剃了,小猫抓不了老鼠,这可是好心帮倒忙啊!”果然,那几天,小猫都摆着一副“苦瓜脸”,我后悔极了,我够笨的! 这件有趣的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童年的趣事,像一颗颗珍珠,点缀着我们的人生。童年是短暂的,却又是精彩的。啊。童年,趣事一箩筐,说也说不完,让我们一起记住我们那充满欢笑的童年,记住那段令人回味的时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调动自己的记忆储备,语言平实、顺畅、含情,能够捕捉生活中刚刚发生的日常琐事,兼顾到作文选材“选新不选旧”的原则,更体现了作文说真话抒真情的审美要求。注意要素完整,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合理运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形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选自《中学生文摘》)

1.第①自然段划线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请从词语的运用或修辞角度加以赏析。(4分)

2.第⑤自然段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概括作者读到了哪几类人,并逐一写出他们不同的个性。(3分)

3.请你说说第⑨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感悟,还没有写完,请你将它写完整。(3分)

从作者对人的阅读中,我感悟到人的品格体现于细节,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美好的细节,它们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永恒。例如:在困难中同学投我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挑灯夜读时母亲为我端上温热的牛奶,……

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再写三个类似的细节。(句式不必一致)

答:                                                             

 

查看答案

(9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说说第①自然段中加点字词的作用。(2分)

2.选文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景物描写的?(4分)

3.文中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分

 

查看答案

(12分)

(甲)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契其舟                                     不亦              

复得兔                                     其耒而守株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楚人有涉江        宋人有耕         B遽契           因释耒而守株

C舟已行矣,剑不行  折颈           D其剑自舟中坠   土墙凹凸处

3.翻译句子。(2分)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3分)

(1)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什么成语?(2分)

(2)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怎样的人?(1分

 

查看答案

(3分)

除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1分)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3分)

汤姆叫醒其他两个海盗,三个人大叫一声往外跑。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已经脱光了衣服,在白色沙洲边清澈的浅水里追逐、嬉戏打闹了。他们毫不想念远处这片浩瀚的河水那一边沉睡着的小镇。也许是一股游移不定的水流,也许是稍稍上涨了的河水把他们的筏子带走了;不过这只会叫他们高兴,因为筏子一漂走,正如他们和文明之间的桥梁给烧掉了一般,断了后路。

(1)这段文字中加点的“海盗”是指                            。(2分)

(2)根据原文,说说他们“毫不想念”那小镇的理由。(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