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3分) 牵入我家的丝瓜花 ①邻家院角落里种的丝瓜花,在搭好凉棚后,级级攀登而...

(13分)

牵入我家的丝瓜花

①邻家院角落里种的丝瓜花,在搭好凉棚后,级级攀登而上,一路牵线而来,爬上高高的院墙,缠上长长的电线,一路牵入我家。细长的触角伸展着,一路向前,有点不牵来就不罢休的架势活像撒野的小孩,吵着嚷着,牵着爬着,伏着吊着就是要牵入我家

②丝瓜花,我熟知的老友。在农村的盛夏,它应是最热闹最常见的风景。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桥头沟边都是它黄花插满头的倩影,它像活泼的村姑,有着素净的笑脸,有着曼妙柔弱的身姿,有着纤纤巧手,或编织,或缠绕,或爬,或吊,或伏、或牵,或在草垛上,在屋檐下,在泡桐树上,在晒衣服的铁丝线上,它都能风情万种地舞蹈,跳出乡村最热烈最热闹最动人的舞蹈。

③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几粒丝瓜籽,两瓢粪水,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过不了些时日,或是一场春雨过后,或是某一个夜晚,它就发芽了,长叶了,抽丝了,牵藤了,开花了,鼓劲似的向上伸展开来,像个撒泼的小子,倔强的丫头,鼓足了劲向上爬。它爬上屋角高高的泡桐树,顺着母亲拉的晾晒衣服的电线,一路向前,向前,丝牵到哪里,花开到哪里,像撒娇的孩童,比赛似的开花,一朵二朵三朵,一朵接一朵,十朵百朵地开。这边开放那边凋零,凋零的花朵下结下一个个嫩绿的小丝瓜,有如初生的粉嫩的婴儿,让人顿生怜惜之意。要不了几天工夫,门前就挂满了长长短短,或弯或直的绿月亮。这是儿时伙伴们最诗意的比喻。那凋落一地的黄丝瓜花,常被我们这些孩童像珍宝一样,一一捡回来造屋儿玩。那黄黄的,柔柔的,卷曲的丝瓜花,多像母亲打的泡蛋汤或炒的蛋籽儿,我们几个伙伴儿围在一个屋角里,造屋儿,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个能干贤惠的家庭主妇,在几口火砖扛成的瓦片锅上炒蛋籽儿,打泡蛋汤,有小主妇的满足,有天真无邪的乐趣,有望梅止渴的幸福。那时,农村日子是清贫的,吃鸡蛋是件幸福的事儿。母亲总是把丝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嫩的就做成丝瓜汤,滑嫩可口,特别是喝到见底的那细细的,亮亮的,滑滑的丝瓜籽儿,最是美味。老得刨不动皮的丝瓜,母亲就加几个辣椒连皮清炒,辣和和,也挺下饭。村里的刚子,有一回在我家吃到母亲清炒的老丝瓜,“啧啧”直叹好吃。因为他家人多嘴阔,吃丝瓜,总是加一大锅水煮,一人分一瓢清丝瓜汤。那时,农村的日子虽穷,丝瓜的味却尽在一锅汤里,因为有你一口,就有我一口,大家都有一口,这样的日子虽穷,汤虽清,却能喝出温暖热气来。

④爬得最高的丝瓜,往往蓄的时间最久,因为它爬得最高,摘不够,母亲干脆让它蓄老,做丝瓜种。它高高地吊在泡桐树上打秋千,几场秋风秋雨过后,它就没了颜色,空了皮囊。母亲把镰刀绑在杆子上把它割下来,剖开取籽做种,丝瓜瓤用来洗碗或洗澡。母亲每每说,丝瓜真是个宝呀,不但好吃,吃的时间长,养活一家人,这丝瓜瓤还好用,去污强呢。

⑤我爱丝瓜花。我爱这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几粒丝瓜籽,两瓢粪水,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

3.请你说说第⑤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4.文章结尾作者说的“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从选文看,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具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分)

 

1.比喻、拟人(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丝瓜花生长旺盛(1分),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1分) 2.表明栽种得随意,强调丝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表现丝瓜的平凡质朴的品性。 3.篇末点题,总结了全文,表达了对丝瓜花的喜爱和赞颂之情,升华了主题。(答对三点即可) 4.(4分)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是平凡朴实的人生;积极进取的人生;充满奉献精神的人生;具有极强生命 【解析】 1. 试题分析:“像”表示比喻,“吵嚷”是拟人,点明修饰手法,说明其突出了丝瓜生长旺盛的特点,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的描绘”。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可从此句中母亲“随意”的行为来理解丝瓜生长环境的普通平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结合第二题的解答,联系文中对丝瓜的描写,从平凡、进取、奉献和富有人情味等方面来理解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④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而身体下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3分)

2.中画线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10分)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1.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用法和意义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A金钗                     B日始出时去人近

C跪而拾之                 D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胤之母周氏                (2)闻者咸叹          

(3)孝绪之必至颠覆                (4)获免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查看答案

(4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本诗写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1.“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的“凉”字有什么含义?(2分)

2.最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其中一个人要了鱼,另一个人要了鱼竿。得到鱼的人煮了鱼,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不久他饿死在了路上。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以维持生存。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海边。从此,他们以捕鱼为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A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

B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C自私而不愿帮助别人的人,最终会毁灭了自己。

D.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才会有所收获。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      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      地要用这水滴来代替大海。

A宣称   既然  终究   恬不知耻      B 宣扬  既然  终究   不自量力

C宣扬   如果  毕竟   恬不知耻      D 宣称  如果  毕竟   不自量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