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奋斗的另一面(9分) 佚 名 最后一课,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

 

奋斗的另一面(9分)

 

最后一课,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学生们表示钦佩。

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选自《百度文库》)

1. 作者是从哪些层面来认识“奋斗”的?(2分)

2. “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请说说你对“开辟”一词的理解。(3分)

3. 请概括蚂蚁的奋斗方式。作者又为什么要提到狮子、老虎和熊的奋斗?(4分)

 

1.(2分)作者认为奋斗包含两个层面即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 2.(3分)“开辟”表现了蚂蚁的一种奋斗的精神,它们在适应了不利于生存的环境下,打开了新的洞口,表达了作者对蚂蚁这种奋斗方式的赞叹和肯定。 3.蚂蚁在进出口被堵死的情况下,采取忍让与适应的方式,开辟了另一个洞口而获得生存。(2分)写狮子、老虎和熊的斗争方式是为了与蚂蚁的斗争方式构成对比,通过对比论证,突出适应环境在奋斗中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此句直接回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了解文中有关“蚂蚁”的情节,从作者叙述中体会作者对“蚂蚁”的情感态度,根据“开辟”一词的意思,从作者赞美“蚂蚁”的精神这一点上分析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阅读文中有关“蚂蚁”的情节,概括其为了生存的奋斗方式,据此,从对比衬托方面来理解作者写狮子、老虎和熊的作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客中行 (4分)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 第一、二两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2. 从第三、四两句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精神状况?(2分)

 

查看答案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选自《国语》)

注释:①仲孙它:又名子服,孟献子的儿子。②饩:饲料。③ 稂莠:杂草。

1. 与文中“文子以告孟献子”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来源

A.人共以子为爱                B.扶苏以数谏故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 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季文子身为国相,看到国内很多百姓生活贫困,能够以身作则,反对奢华,真是难能可贵。

B.季文子不希望家里人吃好穿好,认为一个人不奢侈,以道德高尚为光荣,才是为国增光。

C.孟献子听了季文子的话,将儿子幽禁7天,表现了对季文子的欣赏,对儿子教育的严格。

D.受到孟献子管教的仲孙它,最后能够改过前非,也仿照起季文子的做法。

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无帛之妻             (2)子鲁上卿 

(3)吾以是不敢             (4)而我妻与马 

4. 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顺序排列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珠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

②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③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

④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清楚了。

⑤接着,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

⑥跟着,东方的朝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A.④⑥③①⑤②           B.②⑥①③⑤④

C.①⑥③⑤④②           D.⑤⑥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闻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与外人间隔。

A.要:同“邀”,邀请                  B.咸:都 

C.绝境:无路可走的地方                D.遂:于是

 

查看答案

结合文意,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看不见的指挥棒:指隐形的用于指挥乐曲协调演奏的小棒。(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B.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只有桂林山水。(杨朔《画山绣水》)

泛滥:突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之多,带有赞叹之情。

C.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鲁迅《故乡》)

崇拜偶像:指闰土不切实际盲目崇拜那些神灵。

D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思,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罗家伦《学问与智慧》)

放射性:指“智慧”能影响“知识”,使“知识”由死变活,由书本到运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