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2分)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

(12分)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②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轍③。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④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⑤。”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⑥。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⑦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⑧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 子姓:子孙,这里指儿子。② 形容:形状,形貌。③ 绝尘:蹄不沾尘。弭(mǐ)轍(zhé):没有足迹。弭,止、息。④ 纆(mò):以挑东西的绳索代“挑”。⑤ 牝(pìn)而黄:黄色的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⑥ 牡(mú)而骊(lí):黑色的公马。牡,雄性的鸟、兽。骊,纯黑色的马。⑦ 色:纯色。物:杂色。⑧ 天机:天赋的悟性。

1.下列语句中的“”与”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祭以尉首                  B.扶苏以数谏故  

C.杀之以应陈涉              D.固以怪之矣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伯乐因自己的儿子们才能低下,不会相好马,更不会相千里马,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一个担柴挑菜的朋友叫九方皋,说这个人相马的本领比自己强千万倍还不止。   

  B. 伯乐认为好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去观察。但要找天下的(千里)马,却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没法捉摸的。

  C.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D.了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既赞扬了九方皋的相马本领,又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 与共                 ②三月而报曰            

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               ④其所不视             

4.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②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1.A 2.A 3.①一起 ,一块 ②同“返”,返回 ③这 ④舍弃、丢弃、抛弃 4.①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特殊)的(千里)马。 ②马的颜色、雌雄还不能识别,又怎么能识别千里马呢?(重点词:尚,还。注意宾语前置句的正确翻译) 【解析】 1. 试题分析:A中与例句都是“用”;B为“因为”;C为连词;D为通假字,通“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中“这个人相马的本领比自己强千万倍还不止”说法与原文“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不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反”为通假字,“返”,返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飞岛国,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 

B.《格列佛游记》 以牙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先后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C.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

D.慧骃国国王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他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

 

查看答案

最能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的一项是:           (            )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有份的节约意识与行为。这种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节约意识与行为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它更普遍、更持久、更有效。政府的政策与行为只能收一时之功,只有当节约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这个节约型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温、良、恭、俭、让,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在今天,实行市场经济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财富的同时,“节约”这个民族的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美德与作风渐渐被淡薄了,甚至完全被遗弃了。奢侈、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人甚至将消费与节约对立起来,以致将消费行为完全变成了浪费行为。今天,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更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期待。

A、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有份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B、当节约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节约型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C、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D、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也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期待。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帛曰:“陈胜”,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书:字条       B.王:为王       C.得:发现        D.固:本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B、他每次考试都能在年级名列三甲,学习状态可谓登峰造极

C、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一部分水说,这一条路会早一点到达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认为另一边是近路,于是它们分开了。

D、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潺潺(chán)          恣(zì)睢       褒(bāo)贬        浮想连翩       

B、娇娆(náo)          愕然(è)         攒聚(cuán)       销声匿迹  

C、嗤(chī)笑            惬(qiè)意       精髓(suí)        心往神弛 

D、山恋(luán)         袅袅(niǎo)      地壳qiào           泠泠淙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