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6分)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吴良伦 ①据载...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6分)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吴良伦

①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②现实中,真话一般不那么好听,多少带点儿刺,很容易引起领导心理上的不快,轻则脸呈不悦,拂袖而去;重则雷霆震怒,拍案而起,甚至给穿“小鞋”。如是,投机取巧者干脆改说无关痛痒的大话、套话、假话了。想说真话,首先就遭遇一个“敢不敢”的问题。

③1961年,刘少奇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群众开始都很紧张,不敢说话,少奇同志用真诚打动了群众,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

④这则往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敢于说真话重要,而乐于听真话更重要,听真话乃是说真话的基础。如果说敢于说真话是一种胆量的话,那么允许别人讲真话、乐于听真话就是一种度量雅量。有什么样的耳朵,就会听到什么样的话。对于领导干部,要想群众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能听真话。

⑤“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乐于听真话,鼓励道实情,就能多一些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帮助决策者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推动发展,这正是听真话的最大价值。

⑥《吕氏春秋·壅塞》中记载:宋王得到消息,齐国要派兵进攻宋国,便立即派人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先后有三个侦察使者因说了真话而掉了脑袋,第四个使者见状就对宋王胡诌了一通,说:“连齐军的影子也看不见,百姓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结果没有几天,齐军便攻进城来,宋王也成了丧家之犬。

⑦“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对于手中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就会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如果一味喜欢奉迎恭维的虚话、大话、假话,只会使自己变得昏庸无知,导致决策失误,事业失败。如果领导干部听见的要么是谎言,要么是鸦雀无声,无形中就把自己与民意隔绝开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⑧我国古代有个叫裴矩的人,他在隋朝为官时是一个以阿谀奉承著称的佞官,但归顺唐朝后,却成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诤臣,深得李世民器重。对判若两人的裴矩,元朝名相拜住这样解释:“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这个故事值得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5日

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本文论述了什么观点?(3分)

2.简述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3.成功运用“引证法”的关键是“引后有析”,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加以说明。(5分)

4.结尾“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一句的本意是什么?能引起你的那些深思?(4分)   

 

1.做人要敢于讲真话,更要乐于听真话,领导干部尤其如此。 2.选用宋真宗钓鱼的故事,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故事内容与论题“敢说”与“乐听”联系紧密,为下文论述做铺垫;可以作为文章反面事实论据。(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3.示例:引用名言“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之后,三次假设揭示言路之“开”“塞”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反对比,说理令人信服。(举例恰当2分,分析合理3分) 4.本意是:盘盂之类容器的形状决定了容纳于其中的水的模样。这一比喻发人深思: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乐听真话,共同营造敢说真话、乐听真话的环境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通常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找中心论点的方法:①看题目(题目即论点);②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③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④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如果没有原句,则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要求: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正面判断。文章的第4自然段明显标示出了本文的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议论文引名言或讲故事开头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中心论点提供论据,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自然引出下文的论述;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根据不同的内容,扣题目来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的作用的题型。引证法的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不管举哪个例子,只要是引证就可,然后根据内容分析其作用。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道题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来考虑,主要要联系文章的论点来谈,领导干部要善于听真话,营造说真话的氛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贞观二年,京师①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③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朕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④,何疾之避?”遂吞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

【注】①京师:京城。②苑: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③掇:拾取。④躬:身体。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环而攻之                  ②故君子有不战          

③但当蚀我心                  ④左右遽谏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百姓有过,在朕一人。

3.从唐太宗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4分)

4.面对侍从对唐太宗吞蝗之举的阻止,如果你是唐太宗,请联系甲文内容来说服他们。(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1.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分)

A.恬淡超脱     B壮志难酬    C忧国忧民    D旅思乡愁

2.有人评论最后一句“山山黄叶飞”含有“余不尽之意”,请加以品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有不少收获吧,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常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1)谚语、诗句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写出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诗句各一个。

谚语:                                     

诗句:                                               

(2)“云是天气的招牌”。过去,只能从地面上看云,看到的范围并不大,而且每当低空阴云密布时就难以观察到上面云层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气象卫星的出现,开创了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新纪元。从看云识天气到用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已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因此,有人认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就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3)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遭遇暴雨袭击,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还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

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记者,让你去采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女士,你将如何采访?(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忽然我的眼前暗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六七分钟……

①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         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文中“不透明的大东西”指的是        2分)

②该国国王镇压人民叛乱的方法有哪两种?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2)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与祥子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

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是《骆驼祥子》中的            1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警句,自选事物,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气球——太容易爆裂,因为有人吹你。

要求:句式不必完全相同,但必须借物喻人或托物抒怀,给人以启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