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 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盐城电视台的《今晚》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A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B句“推波助澜”带有贬义,不符合语境;C“处心积虑”也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D“惟妙惟肖”是形容形象上极像,不符合语意。故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O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B.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大。

C.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再瞧瞧那沿江    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lín xún (         )的,却又那样玲珑   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suǐ(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法不阿贵,__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子·有度》

3__________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

4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6)水所以载舟,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家语·五仪)

(7)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8)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一句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

 

查看答案

题目:            也是一种爱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九年级调研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

第一份工资

曾祥伍

父亲把一个鸡蛋夹到他的碗里,说,我给你找了一份网吧的工作,你愿意去吗?他惊讶地看了父亲一眼,没有说话。

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高二的下学期开始,平时成绩挺优秀的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还瞒着家里,隔三岔五地过过瘾。后来竟然一头扎进网吧,玩得昏天地暗,最长的一次是两天两夜没下线,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门,母亲的眼泪似乎要将整个家淹没,而父亲的咆哮就像闷热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来。换回来的却是他的一句话——我不想读书了,读书没意思。整个家立即像掉进了冰窟窿。可是,恨透了网吧的父亲竟然说为他找了一份网吧的工作,他会信吗?直到父亲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他确信父亲不是在讽刺他,才犹豫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上,父亲送他去网吧。他发现竟然是他以前经常光顾的那家网吧。父亲似乎跟这里的人很熟,对一个中年人说些多多关照之类的话后就走了。  

中年人问他能干什么,他红着脸半天说不出话来。他除了会玩游戏之外,其它电脑知识一无所有。中年人看出了他的窘相,就说你什么都不会,怎么能在这里打工呢?要不是看你父亲的面子,我不会收你的。你先从最简单的收费开始吧。  

长那么大,他第一次听到这么刺耳的话。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损害,他差点扭头就走了。  

可是,他最终点了点头。  

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旅。但是他发现就算是收费这样简单的事情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中年人的吩咐,他要面带微笑,辨别钱的真伪,然后打卡。动作稍微慢一点,还会受到顾客的呵斥。有时候他站了一天,腰酸背疼的,刚想坐下休息一会,中年人就会走过来说,这里要求站着服务。他原本以为到网吧打工,没事的时候可以上上网,现在他发现想错了。即使没事,中年人也不允许他离开岗位半步,更不用说玩游戏了。他觉得中年人对他太苛刻了,稍微犯点小错,或者动作慢些,就会遭到训斥,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下次还这样,就扣发工资。每当这时候,他就会思念起他的老师来。老师是多么耐心啊,从来不会用那么强硬的语气跟他说话。  

晚上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了一桌好饭。父亲特意开了瓶酒,说是为了庆祝他找到第一份工作。看着眼睛红红的母亲,强作笑容的父亲,他没有接父亲递过来的酒杯,埋下头默默地扒饭。也许是站了一天有些累了的缘故吧,他第一次觉得母亲做的饭是那么有味道,以前,他总是埋怨母亲做的饭不好吃。  

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上网,网吧里只听得见电流的声音。他百无聊赖地站着。这时,他发现一位大娘走了进来。她绕室内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位跟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旁边停了下来。少年因为专注于游戏,竟然没有发觉旁边站了个人。接着,他看到了不敢相信的一幕。这位大娘在少年旁边看了一会儿,竟然哭着给少年跪下了。大娘的哭声惊动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停止了上网。在大娘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大娘是从乡下来的,少年是她的儿子,她千辛万苦挣钱给儿子进城读书,可是儿子却用来上网,已经有差不多一个学期没进教室了,而她一直还蒙在鼓里。大娘是来求儿子去读书的。他看到豆大的汗粒从那位少年的额头上滚落,而大娘那撕心的声音撞击着他的心,他感觉眼睛潮潮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内心深处开始厌烦起网吧来。每天重复做着单调的一件事,远没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有滋味,但少年的执拗使他不想跟父亲开口说什么。  

一个月终于过去了。这天,他问中年人,能不能把这个月的工资结了?  

怎么了?想打退堂鼓?这点苦都吃不了,你今后还能干什么?中年人一点都不客气。

我想继续读书去。他嗫嚅着。  

中年人思考了一下,说,按规定,三个月试用期结束才能开工资的,这也是我当初与你父亲谈好的。不过,你的情况特殊,可以考虑。  

就这样,他拿着从中年人那里领来的第一份工资——500元钱,回了家。  

第二天,他把钱交到父亲手里,说我读书去……  

现在,当他坐在高大的写字楼里,读着自己喜爱的书,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便常常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来。当然,他也是事后才知道,他所谓的第一份工资,其实是父亲自己掏的腰包,只不过是搞艺术的父亲换了一种形式艺术地给了他而已。

1.仿照示例,梳理文中沾染网瘾的少年心理变化的过程:网游成瘾,感觉读书没意思——初见老板,      ——遭遇训斥,感念老师母亲——大娘跪劝,     ——结领工资,              。(3分)

2.小说以父子间的问话开头,有何妙处?(3分)

3.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角度进行赏析。(8分)

(1)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门,母亲的眼泪似乎要将整个家淹没,而父亲的咆哮就像闷热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来。(4分)

(2)看着眼睛红红的母亲,强作笑容的父亲,他没有接父亲递过来的酒杯,埋下头默默地扒饭。(4分)

4.小说结尾写“其实是父亲自己掏的腰包,只不过是搞艺术的父亲换了一种形式艺术地给了他而已”,通读全文,说说父亲教育儿子的“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