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至陈(               (2)将军坚执锐           

(3)不肯为             (4)说陈王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4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1) 原因:                                                               

(2) 启示:                                                               

 

1.等到 通“披”,穿着 通报 有人 2.(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3.(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4.(1)顺从民意,深得民J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被”是通假字,“比”“或”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太息”“ 引”“由是”“亲”,第一句语气强烈,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阅读两文,了解内容,根据人物的行为活动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一为陈胜发动起义一为陈胜称王后众叛亲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结合上一题解答,说明“民心”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明陈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分)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及综合性学习(共8分)

1.近期学校开展了“八礼四仪”教育活动,注意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2分)

A、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B、与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           ”。

2.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2分)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下面是盐城9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4分)

9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20—28 0C   风力: <3级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格列佛游记》一书的作者是                  ,宫廷游戏包括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                          。(2分)

(2)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2分)

 

查看答案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 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盐城电视台的《今晚》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