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大人国国王经常召见格列佛,向他了解英国政府的情况及历史。格列佛想乘机取悦国王,向他提出了一项对国王极为有利的建议:使用火药和枪炮,但这遭到了国王的拒绝。

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D.格列佛乘坐“冒险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骃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2)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时有特殊的习俗,那就是:                             。国王对于他不喜欢的臣子所用的方法是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毒死他。(2分)

(3)格列佛在小人国为什么失宠乃至要被杀死?(2分)

 

(1)(2分)( D )(2)(2分)要把肚子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 (“爬”和“舔地板”各得1分)(3)(2分)拒绝将对方所有军舰拖回来,使其成为一个省;小便灭了皇后寝宫的火,皇后引以为耻;海军大臣的嫉妒。 (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第一、二小题抓住各项表述要点回顾小说有关情节一一比较,从有关事物的名称和情节点上判断正误,第三小题根据的了解的情节简要说明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8分)

1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4)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5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        )飞,生意àng        )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        jiǒng        )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          (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查看答案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那就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我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幸福”、“温暖”、“认可”等),使文题完题。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5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角落里的阳光》,回答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12分)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有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是他的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阳光。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1.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请从描写方法表达作用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分)

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

3.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2分)

4.小说题目中的“阳光”喻指比尔的哪些良好品质?请分条简答。(3分)

 

查看答案

阅读巴金的《繁星》一文,回答问题。(本题共5小题,共12分)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文章写了作者哪几次看星星的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分)

2.文章语言优美,多处运用了修辞方法,请从划线的3句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3分) 

我选择第      句,赏析:                                                 

3.在课堂上,对本文最后一句朗读的重音同学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看”该重读,有人认为“跑”该重读。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阐述理由。(2分)

4.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开头的“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是不能写成“我爱星天,但我也爱月夜”的。

B.第三自然段中“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并不是因为“我”流泪的缘故。

C.第三自然段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展开描述。

D.第三、四自然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从点上写看星空,再从面上写看星座。

5.参考下列关于本文的背景材料,探究作者写“繁星”的意图。(3分)      

1923年,19岁的巴金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到上海、南京求学。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115日,为“向西方找真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他乘邮船离沪赴法。在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