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曾国藩的“微博”》。(共11分) 曾国藩的“微博” ①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

阅读《曾国藩的“微博”》。(共11分)

曾国藩的“微博”

①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②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③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④日记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⑤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字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A“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⑥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B“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

⑦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⑧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1.曾国藩开放自己日记的聪明之处表现在哪里?  (2分)          

2.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写“微博”为什么能使曾国藩提高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 (3分)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阅读全文,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两则材料,说说你得到了什么感悟?(3分)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繁荣昌盛。他经常以古为镜,对比自身,反省自己下过的命令哪些更利于唐朝发展。清代康熙皇帝多次出巡,私访民间,回去之后通过路上所见,反省自己,废除一些不利于民的法令,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

材料二:鲁迅有一天上学迟到了,十分难过,决意以后早上学。他在自己的桌子上面刻了一个“早”字。这个“早”字刻得方方正正,每一笔都是刻得深深的。由于有了“警钟”,鲁迅以后一直没有迟到过。

 

1. (2分)曾国藩聪明之处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 2. (3分) (意思对即可) ①发现日记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②公开“微博”,接受众人的批评、监督。③接受别人的警醒、不断完善自我。 3.(3分) 举例论证(1分),举了他曾立誓“夜不出门”,但经常“无事出门”的例子,具体论证了曾国藩内修效果不理想,“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2分) 4.(3分)一个人只有学会自省,找出自身的不足,善于用失败教训提醒自己,才会让生命绽放光彩,让国家富强;对于意志薄弱、光靠自我反思难有理想效果时,要善于依靠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点醒和提示自己,让自己能有所成。(写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聪明之处”是作者的评价,从文中找到作者评述的语句即第七段,从中摘录句子作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问题的提出在文中第四段,阅读发下文段,从中摘录有关语句即第五、第六段的首句作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文段中的“例如”表示是举例论证,根据本段第一句来说明此论证方法的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即可了解材料与本文内容的共同点是都是说明“关于反思自己”“勉励自己”,从这个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认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共12分)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行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死(                       2)为天下     

3书(                       4)使者趣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2)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                                        

3.从【甲】【乙】两文中,你觉得扶苏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4.从吴广的“以为然”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胜?(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共6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⑴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⑵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⑶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4)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9月10 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9月16日泰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泰国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来自泰国农业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以及东方大学等4所大学的29名选手参加了当天的比赛。选手们将真情实感融入到一篇篇经典诗文中,标准的汉语发音、抑扬顿挫的节奏将经典诗词的音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材料三】新学期开始,上海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减负”,旧版教材中的8首古诗全都被删除。上海教委有关人士说,虽然删除了8首古诗,但并不能说古诗退出了一年级语文课本,因为“在听力材料中依然保留了这8首古诗”。但是这一做法还是引起不少争议。

1.对上海一年级语文旧版教材中的8首古诗全都被删除的做法,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学校向来访的泰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经典诗文,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

                                                          

示例:《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不超过三处)(3分)

61日上午,“书香镇江·少儿阅读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举行,大约500名左右的代表参加了活动。②活动期间,市图书馆将与金山网共同举办10项优秀少儿读物推荐、红领巾读书征文大赛、分享阅读感受赢大奖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③通过金山网的《镇江手机报》,使读者可实时撰写书评,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大人国国王经常召见格列佛,向他了解英国政府的情况及历史。格列佛想乘机取悦国王,向他提出了一项对国王极为有利的建议:使用火药和枪炮,但这遭到了国王的拒绝。

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D.格列佛乘坐“冒险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骃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2)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时有特殊的习俗,那就是:                             。国王对于他不喜欢的臣子所用的方法是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毒死他。(2分)

(3)格列佛在小人国为什么失宠乃至要被杀死?(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