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加点字词(5分)

(1)私作群鹤舞空 

(2)项为之       强:

(3)一癞蛤蟆也  盖:

(4)察秋毫        明:

(5)以土砾凸者为 

2.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心所向   昂首观               B、徐喷   丛草为林

C、又留蚊素帐中  土墙凹凸处      D、拔山倒树  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3.翻译句子(6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以土砾凸者为,凹者为壑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是什么?,说说作者的童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趣事?(4分)

 

1.拟:比; 强:同“僵”,僵硬; 盖:原来是; 明:眼力; 邱:同“丘”,土山 2.C 3.(1)心中想像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2)把凸出地面的小土块当作山丘,把凹下地面的小土坑当作山沟。(3)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搬开山推到树那样而来。 4.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作者爱好想象和联想,才会有这么多乐趣。 【解析】 1.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强”的通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的“之”解释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B项的“以”解释为:用;把……当作。C项的“于”解释为:在。D项的“而”解释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而:连词,表示“吐”和“吞”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向、则”的含义,2句中的“以”的含义,3句中的“忽、拔山倒树”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第一问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文中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还说“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可见一是有极强的观察力,二是有观察的兴趣。从中的体会应该从认真观察事物方面来说,因为观察对了解事物,对明察事理有直接作用,如初中生认真观察对写作大有好处等。 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对于拓展题可结合文章内容对自己的启示来谈,说说对自己的益处是什么,自己明白了什么,有了文章中写的这些方法,自己将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赏析:阅读卢梅坡的《雪梅》,完成下列问题。(8分)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3分)

3.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4分)

七(5)班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组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给小报起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字:                               (1分)

(2)再给小报增设一个栏目:如佳作欣赏、           、名家简介等。(1分)

(3)在小报上的读书名言的栏目内,你选编的名言是:                              

 

查看答案

名著欣赏。(8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国人。

2海盗生活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

3)洞中历险是选文中最精彩的一段,主要描写了汤姆在历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在面对死亡的威胁中,两个小伙伴表现出的那种纯粹的人性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友情令人感动。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对立的关系表现的十分透彻。同时,也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艰苦。

 

查看答案

下面这些是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检查看看你会背会写了吗?(每空1分,共10分)

(1)天上的风雨来了,                       

(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4)青女素娥俱耐冷,                                            

(5)舟止,                                            

(6)海日生残夜,                    

(7)                           ,铜雀春深锁二乔。

(8)山下兰芽短浸溪,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3分)

A.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B.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的体质增强了。

C.学校热情表扬了李明同学见义勇为的行径。

D.增加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