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蒲公英》,完成后面小题。 蒲公英 那是春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

阅读蒲公英》,完成后面小题

                                     蒲公英

那是春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里像星一样闪烁。无数老人和孩子在草里流连花里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

那时侯我正失意着,骑着车子在堤上乱走。一不留神,车子歪了下去,险些撞着坐在堤下的一个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之后,我没走,就坐在老人身边。

那段日子,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在我的思想里蓬蓬勃勃。很久以来,我看见一片落叶,便伤感,觉得自己也是一片落叶。我看见一片落花,也伤感,觉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见流水,还是伤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老人看出了我的失意,跟我说起话来。老人说:“年轻人,怎么这样无精打采呢?”

我手里缠着一根草,在老人问过后,我晃了晃那根草说:“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

老人没做声,只是看着我。

在老人的注视下我说了起来,我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是因一场病休学了一年。此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勉强读了高中后,又没考取大学。我又说一个人连大学都没有上过,毫无疑问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这一辈子将在平凡中度过。我还说我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

说到这里我流泪了,我心里装不下太多的失意,它像汹涌的洪水,找到了决口。

老人这时开口了,老人说:“你知道你手里是什么草吗?”

“不知道。”

“它是蒲公英。”

“这就是蒲公英吗,我常在诗人的笔下见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我说。

“你没看见它开着花吗?”

“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辉煌。”

“在诗人的笔下?”

“不。”老人摇了摇头,注视着我。俄顷,他站了起来,跟我说:“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吧。”

我听从了老人,也站了起来。

随后,我跟着老人沿着那条堤往远处走,大约二十分钟后,我看见了一个足以让我这一生都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块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一朵小花,也可以这么辉煌么?

我们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我涌来。我忽然觉醒了,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一直到现在,那漫无边际的蒲公英还在我眼里烂漫着,而且,在那里我看见了自己。

1.仔细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那段日子“我”失意的原因。(4分)

2.请赏析文章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赏析)(4分)

3.据文章内容,概括出文中“我”的心态变化过程,写在方格内。(3分)

4.仔细阅读文章,结合下面两句话所出现的语境,具体分析语句中两次出现的“毫不起眼”一词是否意思一致。(3分)

A:“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B: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材料一]  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冰心《繁星》

[材料二]  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1.从小立志不甘平凡的“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生病休学、大学落榜.觉得自己一生将在平凡中度过,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辉煌的梦想。 2.【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春天花的美丽,以及老人和孩子给春天带来的生机。渲染了一种美好的气氛,反衬了“我”失意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乙】处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蒲公英花开得美丽辉煌.烘托“我”此时被震撼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埋下伏笔. 3.失意 震撼 觉醒 4.两处的“毫不起眼”意思不一样.第一次出现在“我”在堤上的手中,只一棵,而且认定它是一根草,显得很平凡,很普通.第-次出现在河滩上,它已融入大片之中,本来很平凡的蒲公英已经变得辉煌. 5.生命即使很平凡,毫不起眼,但只要自信、自强不息,依旧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使生命变得辉煌夺目.(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我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是因一场病休学了一年……我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失意的原因是自己不甘平凡,想让自己的人生辉煌,但天不遂人愿,我觉得自己一生可能要在平凡中度过了,所以感到很失意。 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 试题分析:第一段中的句子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是首先的赏析角度,结合语境答出效果即可。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提取信息要首先确定答案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我”的心态变化过程从前向后找三个词语,文章前半部分写我的“失意”觉得自己平凡;中间写 “大约二十分钟后,我看见了一个足以让我这一生都震撼的景致”,最后写“我们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我涌来。我忽然觉醒了,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因此我们可以提取出“失意 震撼 觉醒”这个心态的变化过程。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知,两处的“毫不起眼”意思不一样。第一句是 “我手里缠着一根草”上的小花,在我的心里它很平凡,如我一样。但第二句却是由无数的蒲公英花组成的“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对文章中的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是词语附近的文章内容。根据这些把词语的意思分析全面、透彻。 考点: 5. 试题分析:“弱小”“骄傲”“ 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是启示的触发点,由此可知,不论多么“弱小”“毫不起眼”的生命,只要自信、坚强,就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辉煌。 启示要根据文章(语句)内容,结合文章主题,抓住关键语句来整体感知的。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意借而不敢言      

②借者无不         

③阮后            

④遂焚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何不试之以足?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一诗.(6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2分)

2.第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靖城中学七(1)班拟开展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分小组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帮其中某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试给本报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充满诗意的名字。(2分)某小组己经设计了“我与名著”“名家简介”两个栏目,请你再帮该组设计两个栏目。(2分)本报某版面急需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请你提供两条。(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 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                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2)简要地写出这本书中“洞中历险”情节。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9分)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②青女素娥俱耐冷,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④《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⑤《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谁道人生无再少?                     ”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⑥中秋传统佳节将至,常勾起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请写出两句学过的思乡的诗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