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的意思)
B.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安抚、平定。这里有控制镇压的意思)
C.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间,孩子们也没停下来。(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丰收的业绩)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B.雨果是德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D.《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 杀戮 响彻云宵 张惶失措 B.鞠躬 瓦砾 富丽堂皇 转弯抹角
C.建忘 阻遏 眼花嘹乱 气势磅礴 D.泻气 箱箧 月明风青 荡然无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手臂(bèī) 疟子(yào) 寒噤 (jìn) 锐不可当(dāng )
B.蹿红(cuàn) 提防(dī) 仄歪 (zè ) 负隅顽抗(yǘ )
C.绥靖(jìng) 歼灭(qiān) 箱箧 (qiè) 高屋建瓴(líng )
D.蜿蜒(wān) 吆喝(yāo) 肃穆 (mù ) 张皇失措(huáng)
作文(50+5分)
雨,抑或绵绵而下,抑或倾盆而泻。行走在雨中的你,或许有过难以忘怀的场景,或许有过悲欢离合的演绎,或许有过驻足凝视的欣赏,或许有过触动心灵的感悟……这一切都已影印在你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请你以“雨中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隆中对》、《后出师表》对比阅读(15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节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此人可就见 ( )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 )
③然不伐贼( ) ④食不甘味 ( )
2.对“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 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3.翻译句子。(4分)
将军宜枉驾顾之。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4.乙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白居易曾有诗云:“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对于诸葛亮效忠刘氏的情结作了高度评价,你是如何理解他与刘备父子之间感情的?试做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