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一)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一)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②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

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⑤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⑥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代的内容。(4分)

(1)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2)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2)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3.文章的第一节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4.季老在对荷花生长情况的观察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对此他又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1.⑴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荷叶。(2分) ⑵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荷叶,并迅速扩张,几天之内,几乎覆盖整个荷塘。(2分) 2..⑴一个“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莲子存活发芽的极度盼望之情;“无法”一词又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期望落空之后的失望之感。(2分) ⑵拟人,将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叶片人格化,一个“跃”字,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莲生长的迅速,生命力的旺盛,也表达了作者看到这一幕的惊喜之情。(2分) 3.第一段写了莲子壳极硬,能够千年不烂的特点,(1分)为下文莲子久不发芽,但发芽后却生命力极其顽强、旺盛做铺垫。(2分) 4.播种后的期盼;久不发芽的失望;第三年荷叶突然长出的惊喜;莲叶长得细弱时的忧虑(或担忧);莲叶迅速生长铺满荷塘的狂喜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3分,写到其中的三种情感即可) 感悟:世间的生命有着极其惊人的求生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力量,感慨于生命的蓬勃生机和活力。(1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写了莲子壳极硬,能够千年不烂的特点,为下文莲子久不发芽,但发芽后却生命力极其顽强、旺盛做铺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 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3.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2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使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

一本好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一本好书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一本好书是                 ;一本好书是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近日,龙门古镇文化礼堂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00多名外国小朋友。他们来到古镇体验农耕生活,参加古镇寻宝、定向运动等各项活动,学习穿球拍、学写毛笔字,还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体验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里,富阳市非遗传承人郎苏华老师给孩子们上起了文化课,详细介绍了剪纸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技艺,并向大家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老师的作品吸收了民间剪纸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美术观念,采用黑白红三色,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复合、装饰等手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独具古典风味,令在场的外国小朋友赞叹不已。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学了起来,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兴奋地表示,此次 龙门之行不仅看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古建筑群,更体验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民间传统技艺,真是不虚此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做6小题)(6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青青园中葵,                    ,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 《野望》)

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乡泪客中尽,          。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在这封信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B.《陋室铭》的作者是宋代的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是唐代的周敦颐,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颇有点传奇色彩,主人公老头人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D.西蒙诺夫在《蜡烛》一文中,刻画了一位对苏联红军烈士至情至爱的南斯拉夫母亲形象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