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如何降盐不降味 ①据统计,中国人每天吃下的盐平均多达10克。要降到普通人低于6克...

如何降盐不降味

①据统计,中国人每天吃下的盐平均多达10克。要降到普通人低于6克、高血压或者临界高血人群低于4克的“科学推荐量”,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淡得吃不下”。如何在不降低咸味的前提下“降盐”,就成了现代食品领域的一大挑战。

②低钠盐是很容易想到的一种思路:用不含钠的“咸味物质”来代替盐。根本上说,咸味是钠离子产生的。在元素周期表中跟钠同一“族”的其他金属,因为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也都有一定的咸味,个头越小,咸味越强。比钠更小的锂或许比钠还“咸”,但它的毒性使得它失去了替代盐的资格。此外与钠最接近的就是钾了。虽然它的咸味不如钠,但对于一般健康人来说,多摄入一些钾无害甚至有益,它也就被广泛用于“低钠盐”中。

③不过高浓度的钾会产生苦味,这使得氯化钾的使用受到限制。苦味是一种很复杂的味道。如果能用其他物质来掩盖它,那么就可以用更多的钾来代替钠了。有一个公司开发了一个配方,用酵母提取物等其他调味物质来掩盖钾的苦味,可以把氯化钾的用量增加到接近50%。

④低钠盐的问题在于:肾脏、心脏有障碍的人和糖尿病人,钾的代谢可能存在问题,所以过多的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群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使用。

⑤那么,有没有更“纯粹”的增加咸度方法呢?实际上,在前面所说的那种加酵母提取物的低钠盐里,就用到了“增味效应”。取代了一半的氯化钠之后,按理说咸度会下降,但在其他成分的“增味”作用下,整体的咸味跟普通盐一样。例如味精就是一种增味剂。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也含有钠,所以许多人认为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实际上恰恰相反,味精可以使相同浓度的钠尝起来更咸。要实现相同的“咸度”,可以单独使用盐,也可以用少一些的盐加一些味精。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 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⑥另外,在一般的食物中,盐都已经解离成了离子,也就没有区别。不过对于直接食用的固体调料粉,比如中国传统的椒盐粉,或者爆米花、薯片或者饼干等零食上的调料,盐颗粒在舌头上溶解的速度就会影响到咸味的强度。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从而大大增加了盐的溶解性能。根据他们的测试,用这些“纳米盐”来实现相同的咸度,盐的用量能够减少25%到50%。

⑦从根本上说,“降盐”最直接的途径是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思路,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低盐饮食。而这些“降盐不降味”的途径,则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健康和美味的冲突。

1.“降盐不降味”主要有哪些途径?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4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2)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

3. 根据③④段文字,简要写出低钠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4分)

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⑤段举了味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在平时食用时需谨慎。

(2)第⑦段中将“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比作是“温水煮青蛙”,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了人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体现更明显。

 

1.加钾成低钠盐,添加增味剂,减小盐的颗粒,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 2.(1)用少一些的盐加一些味精 (2)盐颗粒在舌头上溶解的速度就会影响到咸味的强度 3.高浓度钾会有一定苦味,需用其他物质来掩盖它;某些病人对钾的代谢可能存在问题,过多的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1)举了味精的例子不是为了说明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而是为了说明味精 可以使相同浓度的钠尝起来更咸,可以起到很好的增味效应,从而降低钠的摄入量。。 (2)将“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比作是“温水煮青蛙”,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人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体现更明显,而是说明人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低盐饮食。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学生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要对每一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的,文章中指代的内容一般都是距离比较近的位置,如果将被指代的内容带入句子,句子语句通顺,内容合理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有确定的答题区域,因此只要从文段当中筛选低钠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加以概括即可。从第③段“不过高浓度的钾会产生苦味,这使得氯化钾的使用受到限制。苦味是一种很复杂的味道。如果能用其他物质来掩盖它,那么就可以用更多的钾来代替钠了。”这一句中有问题及措施。第④段“过多的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群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使用。”这一句中有问题及措施。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题需要联系文章的内容一一对应或细细分析。这其实是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幸福的开关                       林清玄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喝不到。我们家有几十口人,小孩依次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偶尔有机会,也只能分到小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到呕气?”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是何等幸福的事。

三年级时,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汽水,就往茅房跑去。那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恨进茅房的,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

不过,有时候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公司的经理,有一天,我约他去吃番薯稀饭,他断然拒绝了。他说:“我从小就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十八岁那年我坐火车离开老家时曾对天发誓:这一辈子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再吃番薯稀饭了。”我听了怔在当地。就这样,他二十年没有吃过一口番薯,也许是这样决绝的志气与誓愿,使他步步高升,成为许多人欣羡的成功者。不过,他的回答真是令我惊心,因为在贫困岁月抚养我们成长的番薯是无罪的呀!  

当天夜里,我独自去吃番薯稀饭,觉得这被目为卑贱象征的地瓜,仍然滋味无穷,我也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但不管何时何地吃它,总觉得很好,充满了感恩与幸福。

走出小店,仰望夜空的明星,我听到自己步行在暗巷中清晰而渺远的足音。我知道,生命的幸福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人间的困厄横逆固然可畏,但人在横逆困厄之际,没有自处之道,找不到幸福的开关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有删改)

1.文中叙述了三件令“我”感到幸福的事,请分别作简要概括。(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

(2)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

3.第6段中写“大公司经理”,其作用是什么?(4分)

4.根据全文内容,写出标题中 “幸福的开关”的具体含义,并分析怎样才能找到幸福的开关。(5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自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汉字书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某校将举行“关注汉字,守护文明”的主题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漫画(见右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下表是对部分成年人和学生近期汉字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

 

成人书写汉字的缘由

比例

学生汉字书写情况

比例

写日记

61%

字迹辨识不清

15%

写生活备忘信息

96%

字迹潦草

35%

单位业务笔试

255%

错别字较多

275%

填个人资料、签名

534%

字迹工整

15%

其他

54%

字体规范美观

75%

材料三:下面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博评论。

@蓝天下的风:前几天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我觉得很好。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手写汉字都成了浮云,所以像这样的电视节目有必要办的,总比那些选秀的节目有意义多了。

@汉唐雄风:“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我喜欢这个宣传口号,更喜欢这个节目!希望央视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国学绽放光芒。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有营养的节目了,祝福选手们!

@爱瞎想的孩子: 力挺这个节目。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1)【材料一】【材料二】中漫画和表格反映了哪些现象?(2分)请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1分)

(2)语老师想通过“家校通”平台发一条手机短信,请家长提醒孩子收看央视一套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请你代拟一条短信。(1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2分)

 

查看答案

语言应用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从1995年起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设立目的是鼓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调查显示,去年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67%,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477本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上年增长038本。这反映了今天大家越来越注重阅读对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

(1)这段文字在用词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2)请根据示例表达你对设立“世界读书日”这一举措的看法。要求:句式整齐,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示例: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敏悟;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4小题)(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2)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观刈麦》) (5)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B.经考古专家长期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誉为“第二河姆渡”的杭州余姚田螺山遗址

考古获得一系列成果。

C.记者在龙井茶产地采访发现,如今的手工炒茶都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从而避免了茶叶的质量不受破坏。

D.我们要让空气质量检测的数据好看,关键还要在污染控制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检测指

标、检测手段、检测地点之类的技术层面下功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