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

乡村的风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力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文章第段说“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这其中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概括回答。(4分)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是什么“惹人陶醉”了?)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神灵”一词有什么含义?)

3.本文写的是乡村的风,为什么在第段要花较多笔墨写两棵树?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4分)

4.文章第段说“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1.风中的炊烟被吹出了狂草,风中的莲荡被吹出了可观可赏的大美,风中的树木被吹出了“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沧桑,风中的鸟巢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 2.①多年没见面,我被扑面而来的风的热情陶醉了;秋风送来果实成熟的味道,我被收获的喜悦陶醉了。②运用比喻手法,写出风对于“树”和“庄稼”的重要性,是它们的主宰,正是风给它们带来了勃勃生机。 3.通过两棵树的命运的对比,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风能让树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同时由树的成长引出父亲对风的认识与感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在作者眼中,风是永恒的:它充满活力,让自然生机勃勃;充满诗意,让人间添满美好。如果没有风,生命就会凋零,世界就会黯然失色,单调无比。生命因为风的存在而精彩。 【解析】 1. 试题分析:“诗意”指美的景象与美的感受,阅读本段文字,抓住作者描写乡村因风而美丽的景物和作者独特的感受的语句分析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第一句从作者对乡村的情感和所见到的乡村丰收景象来体会词语的含义。第二句,从与乡村的“风”与“树”“庄稼”的关系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有关“树”的描写,从“树”与“风”的关系上了解作者以“树”写“风”的作用,再结合“父亲”的认识,从表达文章思想内涵方面分析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重点阅读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中作者对“风”的描写,从“风”在作用下一些事物展现的景象来赞美“风”的贡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潇湘晨报》3月14日

(1)用一句话提炼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分)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江南文学院中学文学社的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内容,按要求答题。(3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文学社准备举办一次国庆征文比赛活动,希望全校同学踊跃投稿。征文内容反映祖国的悠久历史,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讴歌,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1500字。学校团委将在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校园文学刊物“江南”上发表。来稿请投入征文稿箱,截止时间10月25日。

这段文字在语意表达、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错误,请加以修改。(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空缺部分 (7分)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B.建筑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和音乐,从一片瓦、一块砖、一扇窗、一道门、一条梁、一根柱、一个台阶中,都可以看到历史的原貌,闻到文化的氛围。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C.《夜》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诗歌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D.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战国策》中安陵君的使臣唐雎就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他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