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尴尬 汲取 浩瀚无垠 鳞次栉比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尴尬   汲取   浩瀚无垠    鳞次栉比

B.社稷   真缔   顶礼膜拜    一泻千里

C.攫取   饶恕   一气喝成    费尽心计

D.鞠躬   浩瀚   通霄达旦    如坐针毡

 

A 【解析】 试题分析:B、“真谛”中的“谛”是“道理”的意思,所以不能用“ 缔”。C、“一气呵成”,中“呵”是“呼气”的意思,所以不能用“喝”。 D、“通宵达旦”中的“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不能用“霄”。本题只能选A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污diàn     可bǐ      热zhì     而不舍qì 

Bniù      流 tuān    庇yīn     相形见chù

C职chèn     拮jū      信jiān     如法制páo   

Dzòu      问 jié     悍biāo     汗流背jiá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题目:我用心去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理解”“沟通”“耕耘”等),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5分)

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1.诗歌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宵夜景?(2分)

2.“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

予友人有任术者,尝为延州临真尉,携家出宜秋门。是时茶禁甚严。家人怀越茶数斤,稠人中马惊,茶忽坠地。其人阳惊,回身以鞭指城门鸱尾。市人莫测,皆随鞭所指望之,茶囊已碎于埃壤矣。

监司尝使治地讼,其地多山,险不可登,由此数为讼者所欺。乃呼讼者告之曰:“吾不忍尽尔,当贳尔半。尔所有之地,两亩止供一亩,慎不可欺,欺则尽覆入官矣。”民信之,尽其所有供半。既而指一处覆之,文致其参差处,责之曰:“我戒尔无得欺,何为见负?今尽入尔田矣。”凡供一亩者,悉作两亩收之,更无一犁得隐者。

(乙)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伏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喏。”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其隙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为延州临真尉(曾经)        B其人惊(通“佯”,假装)  

C远近皆其能(倒)            D值偷在市饮酒(恰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由此数讼者所欺       士卒多用者        

B.回身鞭指城门鸱尾     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茶囊已碎埃壤矣       每自比管仲、乐毅  

D.遂曳矛             则名微众寡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我戒尔无得欺,何为见负?(2)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其隙也。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文中两位主人公的聪明智慧各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4分)

 

查看答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①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骤减。人类社会在享受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生态系统被破坏所带来的恶果。洪水、旱灾、空气污染、珍稀物种濒危……来自大自然的危机,正潜伏在我们身边,向我们频频发出警告。

②毫无疑问,生态环境的破坏,元凶就是人类本身。茂密的森林毁于一旦,使水土严重流失;辽阔的草原逐步沙化,使荒漠向城市逼近;多少良田正在被摩天大楼所取代;多少江河正在变成污浊的死水,甚至断流、干涸乃至永远消失;而多少野生动植物,也正在人类的杀戮掠夺之下,永远离开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③大自然在哭泣!气候在异常变化!如果到这时,我们还不能醒来,不能对以往的行为进行深思和检讨,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子孙后代?自从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化过程中,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耗损以及人口、资源、环境、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都无一不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密切相关,并已威胁到了每一个地球上的公民。因此,建立生态平衡的城市环境,重新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境界。

④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早就有保护环境的思想,注意从区域、用地结构、建筑风貌等多方面来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商君书·徕民篇》说:一个方圆百里的地方,需要使山地、沼泽、河湖、城镇道路各占地1/10,荒地占2/10,良田4/10,就可以容纳5万居民。这就是古代帝王的国土人口政策。这段话其实就是古代先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

⑤古代的很多思想家都把自然、万物和人联系起来。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提出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他提到水的例子,说:水看起来很随和,但是,你根本不应该抵抗它,否则会自食恶果。这是多么正确的观点,因为人类现在还是深受水灾水患之苦:华东几年就会发一次大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因严重缺水而导致地面下沉……真是呜呼哀哉!由此可见,整个自然都是欺负不得、违反不得的。“人定胜天”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限定了特定含义才能使用的口号,否则,毫无前提地大提“人定胜天”,只会带来更多的对城市建设中的天人对抗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度的破坏。对自然的胜利,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充分尊重自然的规律,不是“人定胜天”、天人对抗,而是“人定顺天”、天人和谐、尊重自然、减少对抗。

⑥在今天,当务之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从人们的思想上做文章,自然生态的保护才能行之有效。

1.文章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3分)

2.指出第二段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3.文章引用《商君书·徕民篇》和《道德经》中的话,其目的是什么?(4分)

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⑴文章站在环境保护的立场上,否定了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化过程。⑵当前科技尚不发达,因此“人定胜天”的理想有时候难以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