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 浩瀚(hàn) 浮燥 奄奄一息 (yān) 趋炎附势
B. 蹂躏 (lìn) 慨叹 汗流浃背(jiā) 亭亭玉立
C. 惬意 (jiā) 锤炼 吹毛求疵(cī) 留连驻足
D. 荒谬 (miào) 沉湎 大气磅礴(páng) 望眼欲川
作文(50分)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校名和人名。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2014年3—4月,我市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此,文华中学九年级学生举行了以“体会汉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请围绕这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一个选题。(2分)
2.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3分)
材料一:我市有300多所学校,30多万中小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此活动,经校、区(县)精心组织和层层选拔,六所学校进入了全市总决赛。比赛促进了各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
材料二:本次活动受到成都多家媒体、各大高校及相关部门的关注,教师和家长也非常支持这个活动。总决赛裁判长、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认为,赛前的准备复习,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再一次解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典与历史传承,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喜爱中国语言文字,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三:某获奖选手说,自开赛以来,学校积极组织了许多相关活动,同学们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了不少成语典故,这对本次参赛很有帮助。另一获奖选手表示,这次比赛使她更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最近在看《文化苦旅》,里面讲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这对我积累汉字也帮助不小。”
结论:
3.下面是三位语文老师就汉字听写大会与学生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一番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出张老师说话的内容。(3分)
李老师:我看,我们不能夸大汉字听写大会的功能。一个活动,怎么能提升靠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呢?况且,认字识词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想靠它来提高语文能力,恐怕也不行。
张老师:
王老师:你们都有道理,不必争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汉字听写大会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
金果
[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⑴我与玛丽·特拉弗斯是偶然相识。她是一个孤儿。在青霉素这种药还没有发明之前,她的父母在几天之内就相继死去。这种悲剧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可不是轰动的新闻,不过7天就会被人遗忘。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他们自己没儿没女,而且全村都赞成他们应该这样做,所以,不管怎样,他们对此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事发生在两年前,那时玛丽只有5岁。
⑵我好歹算是个画家吧,对于真和美的追求已把我引入歧途,我变得相当自私,甚至对存在于我眼皮底下的真和美也视而不见。
⑶我既不是出于病态,也不是特地到乡村教堂的墓地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这夏日的夜晚。我发现我们乡村的墓地是一块宁静的地方,它给人以无穷的沉思遐想。就在那一天,人们在这块墓地上举行了一次葬礼。可怜的老卢汾去世了,他是留在村里唯一的中国人,淘金热那个时代的遗老,至少有90多岁的年纪。我曾经把这位老人画入一套反映这个地区早期风貌的组画中。他住在村外的一间小草棚里,从不与任何人来往。人们发现他死在床上,便立即将他安葬了。据我所知,只有教区的牧师和殡仪员两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⑷我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斗,沉思地望着这位老人坟头上的新土,试图想像卢汾的童年生活一一假如他曾有过的话一一这时,我瞥见了玛丽·特拉弗斯。
⑸她沿着两边栽有白杨的小道走来,手捧一大束黄色玫瑰花,后来,她跪在卢汾的墓前,把那束玫瑰花放在肥沃的黑土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两手平整着那马马虎虎翻整过的草皮。
⑹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玛丽·特拉弗斯。随后,她也看见了我。
⑺ 她那对深思的棕色眼睛虽然仍是泪水盈眶,但却好像看穿了我整个面目。我觉得我那卑贱的灵魂仿佛已暴露无遗。
⑻“你是卢汾的朋友吗?”她问。
⑼我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的。”
⑽“我爱他。”她直言不讳地说。
⑾在那一刹那问,我意识到我的寻求已告结束。
⑿“告诉我,姑娘……把有关卢汾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⒀ “卢汾照管赫提婶婶的玫瑰花。赫提婶婶只爱她的玫瑰,哈里叔叔只爱她的书本,只有卢汾疼爱我。放学归来时,我总能在他的园子里见到他,而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提问,他还送给我一件礼物。”
⒁“孩子,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啊?”我轻声问道,生怕我的问话会中断她的叙述。
⒂“您看。”她说时出乎我意料之外地拿出了一块纯金的小匾,上面精致地雕刻着中文。⒃“你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吗?”我严肃地问道。
⒄“知道,”她说,”黄金酬商贾,金果报人生。”她眼里饱噙着泪水。
⒅“我不知道可怜的卢汾是否真的找到了金果,所以我从赫提婶婶的花园里给他带来了这些金色的花儿。”她这样结束了她的叙述。
⒆“我的孩子,”我说,”他确实找到了金果,卢汾在他临终之前找到了金果。”
⒇我激动地握着她的小手,领着她走出了教堂的墓地。
(选自《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大全集》)
1.文中的玛丽和卢汾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
(2)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
3.在第(12)、第(14)和第(19)段中,“我”依次称玛丽为“姑娘”“孩子”“我的孩子”,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4.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请从玛丽、卢汾和“我”三个角度分别作答。(6分)
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汗青”指的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主张的“ ”的生死观是一致的。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令忠厚 ( 使 ) B.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 恰好 )
C.若吾儿坐食好物 ( 如果 ) D.呼之使去 ( 离开 )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宋何罪之有
3.本文是作者给自己兄弟关于教育孩子的告诫,选出不是作者对自己孩子的希望的一项是( )
A.从小要学会关爱小动物,不要玩弄折磨它们 B.要忠厚善良,不要欺负吓人家的孩子
C.要学会分享,平等待人 D.要苛刻严峻,不要贪玩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
(2)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