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A.苛刻(kē) 坦荡如砥...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A.苛(kē)     坦荡如砥    秀颀     吹毛求(cī)

B.(miào)   不可思    锤练     奄奄一息(yǎn)

C.拉(dā)     如释重负     磕绊     大气礴(páng)

D.漫(mí)    汗流浃背   浮躁     谀奉承(ē)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B、荒谬(miù) 锤炼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在家乡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的同学比,自己的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的“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请以“负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小说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班级。

 

查看答案

(8分)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今年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武汉”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武汉市举行,为此,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我为绿色武汉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了解一下你校同学对于“绿色出行”的认识情况,请帮忙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2.班级读报活动中李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且为“我为绿色校园添色彩”的活动提一个建议。(4分)

新闻1: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新闻2: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武汉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武汉。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中山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武汉”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3:5月17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武汉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洪山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3.十一期间,天气晴朗,气温适宜。你们全家准备去黄陂蔡店锦里沟游玩。爸爸、妈妈正在为是乘车还是开车而犹豫不决时,你说:“                    。”听完你的建议后,爸爸妈妈决定一家人乘公汽出行。(2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A)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B)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C)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本文写到了“我”对“陌生人”的三次不同认识,参照示例,请分别概括出来。(4分)

第一次:13岁那年,她给我留下了美丽、愉快的印象。

第二次:                                      

第三次: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3.文中A、B、C三处都以“帽子”为出发点写到了“油炸姑娘”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填空。(10分,每空两分。)

(1)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3)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

(4)曹操的《龟虽寿》中,“烈士”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         的豪情壮志。

 

查看答案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