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                ②尊君在            

③故人来,与之食             其自食其言也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1.①约定 ②“不”通“否”,句末表询问语气词 ③才 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 25、(2分) 2.C 3.(4分,各2分)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4.(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不”通假字,“不”通“否”,句末表询问语气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应是:期/日中;B应是:对子/骂父;D应是:故人/至暮不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应注意“舍”“止”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4分)

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什么是快乐,快乐何处寻呢? 

②人有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丰盛的筵席饱餐一顿,风味小吃细嚼,固然快乐;打打排球,踢踢足球,或三五成群捉迷藏,尽情尽兴,也是快乐。 

③人还有特有的快乐。与朋友共聚谈天说地,默契融洽,陶醉于友情之中,固然快乐;与好友消除分歧,重归于好,不也是快乐吗? 

④人更需要精神上高层次的快乐。扶盲人过马路,帮孤寡老人做些事,把储存的零用钱捐给灾区人民,这该是多么高尚的快乐。  

⑤拥有一颗爱心,时刻不忘给周围的人送去快乐的人,他是快乐的使者,他自己也得到了永久的快乐。

1.第②自然段作者在谈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时,抓住了                    两方面。 (2分)

2.人要快乐,人更需要精神上高层次的快乐。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过“高层次的快乐”有经历,请用简要语言讲述出来。(2分)

 

查看答案

阅读魏巍《我的老师》选段,回答后面问题。(5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

②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③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④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⑤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⑤自然段所讲述的经典事例。(3分)

                                                                  

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我的理【解析】
                                                             

 

查看答案

阅读《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回答18—19题。(5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把人生事来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2分)

2.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在你的积累中,肯定也有能给人以类似启示的名言或俗语,请写出一句。(3分)                            

答: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4 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请你完成下面这几项活动。

1.这是一道小学的数学题,请你用准确的语言对这一算式作出表述。(不超过15字)(1分)

9—6÷3=?

2.请仿照下面对阴历二月的描写,续写两个句子。(2分)

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白雪在二月消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次你去县城途中所见的几幅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      )(1分)

A. 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某一企业)

B.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某一商场)

C. 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某一茶楼)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某一书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分)

本报讯  9月21日,为期2天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城投杯”羽毛球邀请赛在麻城市落下帷幕。此次比赛由麻城市体育总会和麻城市城投公司举办,共有黄冈长青俱乐部等10技代表队参赛。(材料来源于2014年9月26日《黄冈日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