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题:我的桃花源 提示: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一个温馨美好幸福和谐和平的理想境界,...

作文题:我的桃花源

提示: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一个温馨美好幸福和谐和平的理想境界,其实我们成长路上,也有一些美好的记忆,温馨的家庭、快乐的班集体、幸福的童年时光等都是我们桃花源。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不能写未来的想象,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例文 我的桃花源 前世我是桃花一片,所以今生今世才会如此依恋你——我的桃花源。 春暖花会开,春暖燕归来。 三月的清晨,天边早已泛起鱼肚白,老院里还罩着薄薄的晨雾。我早早地起床在院中踱步。空气中还带着寒意,我呼出一口白色水雾,四下里寻找着春天的预告信。老院是我从小长大的故地,闭上眼就能描绘出她的样子。院中有一口池塘,初春的阳光还没来得及解封冬日的冰层,上面斜斜地躺着几片池边梧桐的落叶,倒是鹅卵石小径中那几点从小缝中挤出的新绿点亮了我的双眸。那几点绿像夜色中的萤火,幽幽的,泄露了春日到来的秘密。我惊喜于那几点绿,今年也要努力哦!不知何时,阳光已洒满了老院,驱散了薄雾。啊!我惊异于眼前的景象。原来垂柳已经冒芽,桃花已经半吐香苞,墙角的迎春也吵吵嚷嚷地盛放。我的桃花源提醒着我一年的新开始。满院的生机给我注入冲破冬日严寒的动力,奔向人生的赛场。 夏至未至。 那一天,我一言不发地回到老院。考试的失利几乎占据了我的所有思绪,只想找个地方 3 躲起来。不记得是怎么回事,当意识重新回归身体时,已经置身院内。满院的繁茂让我胆怯,这里散发着强烈的进取的气息。池边的垂柳、梧桐、梨树、桃树都是层层叠叠的绿色,连池水都被染绿了。阳光毫无保留地赐予,我似乎能听到它们树杆中生长时的细微响动。每一片叶子都贪婪地吸收着阳光,“还要更多的阳光!我们要更繁盛!”叶子们吵嚷着。无形的一只大手将我拥入老院的怀中,“我要更坚强,我要更强大!”终于我在老院中找回了春日伊始时的意志。夏至未至,我还在继续前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再一次回老院是“十一”长假。此时的我内心十分平静,不为别的,只是想念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是的,对于我,老院是不可分割的母体。我出生于此,成长于此。思于斯,恋于斯。入秋的老院在四个月的光景中渐渐地沉稳着。夏至前的那个生机勃勃让我不敢直视的她,秋分后宛然如一位沉稳的诗人。她带着李清照的婉约与凄清,柳永的寂寞与柔情。秋水铺纸,落叶为墨,在院中荡漾开属于她的“秋词”,我的心被她抚平,我不再为了名次而学习,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我感谢每一位对手给我的挑战,是他们让我不断在磨砺中成长,让我在成长中收获。风吹皱了池水,我看到池中少女嘴角的浅笑和心若止水的如此。 冬日的暖阳温暖如此。 冬日总是带着其他季节所少有的宁静,人们很少忙碌着整理院子。更多的是泡壶茶来消磨一下午的时光。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又回到了老院。但这次不是为了享受,而是要在这份宁静中积累一下明年的能量。 记得课文中的桃花源,那个仙境与世隔绝,可遇而不可求,风景绝美,那我的老院呢?她是我的桃花源,她给我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给我抚慰,让我疗伤。不同的是,她永远为我留着一个小口,让我穿过那个口,豁然开朗。 我的桃花源,我愿为你溪流中的桃花一片,为你纷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能够根据“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令世人向往赞叹的桃花源,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你心目中所向往的地方。语言优美,合理的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 分)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第一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分)

2.“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2分)

3.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2分)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

4.“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5.  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4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可爱者甚              ②不不枝               ③亭亭净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小题。(4分)

沿海和岛屿居民中的寿星为什么特别多

目前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瑞典、冰岛、荷兰、挪威和日本。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国家都是沿海国家或岛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的环境确实有利于人体健康。

滨海地区面向海洋,海洋空气较内陆少受污染,空气中含有较少的有毒物质,而含有较多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空气中负离子特别丰富,可以改善人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呼出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刺激造血系统功能等等。这些对人体健康都十分有利。

滨海地区气候—般较温和湿润,即使北欧国家气候较寒冷,海滨地区—年中气温变化也不大,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暴冷暴热,对人的新陈代谢有好处。如我国海南岛,四面环海,气候温和,长夏无冬,秋春相连,空气新鲜,全年平均气温为23—25℃,而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数却比大陆少10-20天。海南岛的百岁寿星比例高达1/100000,远高于全国的0.37/100000。同样,上海的长兴岛,也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面环水,四季常绿,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岛上居民长寿者较多。

滨海地区海产品丰富,食物种类繁多,有利于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如日本诲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日本人的人均寿命也名列世界前茅。我国海南岛上的居民,饮食以大米、薯类、瓜菜和诲产品为主,很少吃动物脂肪。这种饮食结构和习惯也有利于长寿。

滨海区居民能较充足地得到生命必需的元素,海水中有毒元素浓度很低,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必需元素在人体内的累积速度。比如,专家们对上海市长兴岛人的头发进行了测定,发现锰和锌含量普遍高,铜、镍等微量元素含量馆低。医学家认为,锰和锌多对人体有利,铜、镍过量对人体不利。长兴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岛上的水源、土壤及农作物中均呈现锰、锌含量高,而铜、镍含量低的状况。

世界上的高寿区除了在海滨、海岛之外,还有不少在宁静秀丽的山村,或寒带的内陆区。但是,如果将世界的居民分成滨海区与内陆区来比较,显然滨海区的长寿者更多。

(选自《十万个为什么》)

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第三段“滨海地区气候—般较温和湿润”这句话中“一般”不能去掉,它没有排除特殊现象,去掉了说话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第三段中带点的“这”是指滨海地区气候—般较温和温润,即使北欧国家气候较寒冷,海滨地区—年中气温变化也不大,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暴冷暴热。

C. 第四段画线句子举了中外两个例子,印证了前面“滨海地区海产品丰富,食物种类繁多,有利于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这一说法。

D.从文中我们知道人类的寿命与环境息息相关,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2.文章结尾写道“世界上的高寿区除了在海滨、海岛之外,还有不少在宁静秀丽的山村或寒带的内陆区”,但并没有讲明原因,试根据你掌握的相关知识大胆推测一下这些山村或寒带的内陆区居民高寿的特有的原因。(至少说两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后面小题。(4 分)

新华社杭州10月5日电 温州瑞安女教师胡小丽1日跳江救人不幸身亡,其舍己为人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5日追授胡小丽“最美温州人”称号。

胡小丽是温州瑞安一家民办幼儿园的老师。2014年10月1日上午,她和女儿受到亲友邀请,前往江边烧烤。当时附近一男童玩耍时不慎掉入水中,正在边上的胡小丽发现后,不会游泳的她勇敢地跳下江救人,在用尽全身力气将孩子推上岸后,自己被潮水越冲越远。被水警救起时,胡小丽已没有生命体征,留下了此前已失去父亲的女儿。

温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英雄老师,除了授予“最美温州人”称号外,相关的慰问金将于节后颁发。

此外,胡小丽留下的孤女还在读初一,备受社会关注。记者从温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部门将一直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

1.给上面新闻加一个标题。

2.这则新闻共四段,有人说把第一段与第二段调换一下,更符合时间顺序,行不行?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4 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这首诗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