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         

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4.第⑨段“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请联系上下文作答。(2分)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分)

 

1.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放下螃蟹 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3.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4.“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5.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情节的内容。这是一篇亲情文章,本文通过写了一个为了给孩子增补营养的母亲翻找螃蟹到放掉螃蟹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母爱之情,这里以螃蟹为线索概括找螃蟹、发现螃蟹、放螃蟹几个情节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学生能从原文中找出“我”想吃螃蟹,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最终去找螃蟹。学生提炼信息合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的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其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正确合理即可。这里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同时也为母亲放了母蟹这一善良的举动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1)能结合语境说出母亲当时的矛盾心理(2)“沙沙沙”生动的挣扎声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这与为文章拟写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应理解“标题”的双关义。在这里“母亲的心”一语双关,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即母亲的爱子之心,又要理解其深刻内涵,即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      (2)温故而知新(        )

(3)登东山而小鲁(        )      (4)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3.《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志向坚定。《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则暗示我们                                       。(2分)

4.《论语》《孟子》两部著作语言非常经典,很多成语亦源自其中,请从所提供的文段中各写一个成语。(2分)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               

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和孟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任选一句,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查看答案

《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后面的题。(4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段以方位变化为顺序描写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秀丽,试找出文中表明方位变化的四个词语(2分)

2.散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可收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品读下面句子,体会画线词句的表达作用。微黄在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题。(4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品读诗的内容。“心中的风雨”比喻                                ,这首诗表达的内容是                                                          。(2分)

2.“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你仿照示例,给下面的内容作旁批。(2分)

(一)

阳光穿进石隙里,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

和积极的刺果说:                                       诗人勇于反抗黑暗的

“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                               社会现实,对未来抱

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有必胜的信念。

(二)

聪明人!                                               赏析: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4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2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4分)

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接触和使用电子科技产品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数据显示:67. 28% 学生接触过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84. 14%的学生每天都会使用QQ;  80. 08%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 21%的学生每天都会玩网游;42. 02%的学生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50. 41%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或与父母争夺手机玩网络游戏。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2分)

(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请你给家和孩子各提一条建议。(2分)

①给家长的建议:                                                                       

②给孩子的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