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③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④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⑥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⑦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⑧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⑨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⑩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⑾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⑿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⒀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⒁姑父说:我供他!”

⒂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⒃姑父坚决地说:!”

⒄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⒅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⒇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21)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22)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23)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24)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25)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26)!”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27)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28)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吗?

1.试分析本文题目的作用。(4分)

2.第⑤段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两次写到了失眠,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其中一处补写“文”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我选第       段,“文”心里想:                              

4.、文中写“文”找来爷爷,又找来赵叔,再找来姑父劝说父亲的情节有何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5.请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谈一谈这句话对正处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的你来说有怎样的启示。(4分)

 

1.奇迹既指文通过坚持与努力,复读考上北大(1分),又蕴含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之意(1分)。在结构上起点明中心的作用(1分)同时以奇迹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2分),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2分) 3.想象合理即可。第一处应抓住落榜后的失落心情;第二处抓住面对家中困境与想要复读的矛盾心理或复读无望的心情。 4.这样层层蓄势地写出了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坚定信心,(2分)可以看出文是一个有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定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2分)(意合即可) 5.要求紧扣抓住希望付出努力即可获得回报或创造奇迹这一观点进行叙述(3分),语言流畅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奇迹既指文通过坚持与努力,复读考上北大。还能告诉读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创造奇迹。暗含了主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文”找“爷爷、赵叔、姑父”来劝说“爹”让自己复读受阻以及文章第26小节父亲态度的转变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第5段中交代了“爹”的脾气有什么作用。所以,在分析文章语句作用的时候,可以从结构上、内容上来分析即可。 考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文”找“爷爷、赵叔、姑父”来劝说“爹”让自己复读受阻,来分析 “文”当时怎样的心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给字的鼓励阐述即可:只要有志向,前途一定会一片光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除了依靠别人来解决,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啊,总之,没有过不去的桥,相信自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         

(2)肉食者,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古诗理解与默写(10分,每空0.5分)

(1)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坻。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关雎》中表达青年男子对心中恋人思恋之苦的诗句是                       

⑷《钱塘湖春行》通过植物描写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天下人美好祝福的诗句是                         ;表现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                                       

(6)《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表现将士爱国热情、誓死尽忠的诗句                        

(7)《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渴望能够报效国家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诗中以景衬情表现将士心中无限悲哀的诗句是                 ,人不寐,                    

 

查看答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我市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7分)

本报讯(记者 胡航宇)近日,重庆市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此次经典诵读活动中,重庆市推荐中外经典篇目138篇,包括古典诗词67篇,古文29篇,近现代诗文23篇,国外篇目19篇。可使用音乐、舞蹈等青少年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为搞好经典诵读活动,重庆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及经典诵读活动办公室,此次活动旨在让中华传统经典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师生的心田,丰富和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2日第2版)

1.请为此次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2.你班上也要开展一次“诵读中华经典”的活动,请你设计活动的步骤。(至少4个步骤)(4分)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6分)

(新华网消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坦言,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正在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总理多次提到信心:“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意大利《欧联时报》发文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国今年要实现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这不仅仅是作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更是基于建立在中国稳定的政局、经济总体趋势良好、政府有力而有效的行动力、人民满怀信心抵御风险基础之上的实实在在的“中国信心”。法国《欧洲时报》6日刊发社论文章指出,中国要战胜危机,持续发展,靠的就是中国式的信心。希望这一信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终对世界走出危机产生积极的影响。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消息的主要内容(3分)

2.从上述材料中分析得出关于“中国信心”的三点结论。(3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