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 代替.
④不得抄袭
⑴题目:勇气
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蝶?”
“要成为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的安全、温暖的茧。”
“那不就是死亡吗?”
“表面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某些时候,不是因为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事情才变得困难。关键是要有勇气冲出去!冲出去,才有希望!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①有位名人说过:“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②每个人的前方,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有倒掉鞋子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
③也许长途跋涉,远方的高山依然遥远,但还是要去抓住生命的每一瞬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生命的价值.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22分)
诗化人生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生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而有的人一生虽锦衣玉食、清闲无事,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语》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与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轼。他被放逐荒僻海南,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访、盖房,同时,抄录了《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了《东坡志林》……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是有一颗“诗心”。
⑥当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辉煌;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的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的韵律的和谐的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⑦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人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进行了精神的充电。
⑧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散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1.品味语言(7分)
⑴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一词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⑵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缺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2分)
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⑶第⑥段中画线句“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的韵律的和谐的诗。”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2.试分析第4段画线部分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4分)
3.作者在题目中说“诗化人生”,纵观全文:
⑴诗心是一颗怎样的心(2分)
⑵诗心会让我们怎样(4分)
⑶请从第⑵小题的答案中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或你所受到的启示。(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③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④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⑤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⑥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⑦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⑧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⑨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⑩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⑾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⑿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⒀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⒁姑父说:“我供他!”
⒂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⒃姑父坚决地说:“供!”
⒄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⒅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⒇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21)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22)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23)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24)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25)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26)“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27)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28)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吗?
1.试分析本文题目的作用。(4分)
2.第⑤段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两次写到了“文”失眠,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其中一处补写“文”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我选第 段,“文”心里想:
4.、文中写“文”找来爷爷,又找来赵叔,再找来姑父劝说父亲的情节有何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5.请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谈一谈这句话对正处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的你来说有怎样的启示。(4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古诗理解与默写(10分,每空0.5分)
(1)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坻。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3)《关雎》中表达青年男子对心中恋人思恋之苦的诗句是 , 。
⑷《钱塘湖春行》通过植物描写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 。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天下人美好祝福的诗句是 , ;表现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 , 。
(6)《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 。表现将士爱国热情、誓死尽忠的诗句 , 。
(7)《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渴望能够报效国家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诗中以景衬情表现将士心中无限悲哀的诗句是 ,人不寐,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我市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7分)
本报讯(记者 胡航宇)近日,重庆市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此次经典诵读活动中,重庆市推荐中外经典篇目138篇,包括古典诗词67篇,古文29篇,近现代诗文23篇,国外篇目19篇。可使用音乐、舞蹈等青少年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为搞好经典诵读活动,重庆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及经典诵读活动办公室,此次活动旨在让中华传统经典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师生的心田,丰富和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2日第2版)
1.请为此次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2.你班上也要开展一次“诵读中华经典”的活动,请你设计活动的步骤。(至少4个步骤)(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