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任选一题 (1)题目:藏在 的温暖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

作文(50分)任选一题

1)题目:藏在          的温暖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例文: 藏在心中的温暖 岁月的冲刷可能会使很久以前记忆已被硫酸腐蚀,变得模糊不清,但那一次温暖的体验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随小记者团来到红叶谷。下了车,满山的红叶映入我的眼帘。红的、黄的、半红半黄的,它们仿佛都在向我招手,我走近一看,忍不住想要摘一片仔细研究研究,但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然后又走向了别处,大饱眼福之后才离开。 咦?人呢?老师同学们呢?我在原地四处望了望,眼前的陌生人匆匆而过。茫然的我开始有点害怕,毕竟是第一次独自出门,就遇上这种情况。紧张与不安涌上了心头,看着过往的行人,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哭哭啼啼过了好一阵,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走到我的声旁。她的穿着很普通——黑色的上衣,灰色的裤子,虽很单调又很朴素。我没有特别的在意她,但她却直径向我走来。拍了拍我的头,关心的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奶奶帮你。” 我想起了大人不是经常对我说吗,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望了望她,没有说话。老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担忧,“你放心,我只是想帮帮你。”看见她和蔼的笑容,我小心翼翼地说,“我……我走丢了。” 老奶奶不停地帮我联系老师,她一直陪着我,手从没有放开过我的手。 我的小手被她的大手紧紧拉着,在夕阳下,一高一矮,手拉手的一幕,一直刻在我的心中。我的心也由紧张不安变得平静多了。大手的温暖给了我安全感,在深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流过。 不一会,老师找到了我。正要离开,奶奶又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小朋友,下次自己出来的时候,可要小心呀。”我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向她招手道别。 时隔六年,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老奶奶手心的温暖好像还存在我的手中。仅仅一句话,一双代表爱的双手,在岁月的冲刷里,依然完整的保存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被磨灭……   美好缘于互助 “人”这个字就是“互助”的形象,彼此依靠,彼此支撑,彼此依赖。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人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正如没有人能不依靠任何帮助而获得成功。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互助是维持一切面貌的纽带,没有互助,就没有生活。 那几次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已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唯有互助合作,才能有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广大人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互助的本质是互惠互利。这种关系如同鱼和水、庄稼和土地、国家和人民。互助的美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君不见保洁工人兢兢业业,终日操劳为我们创造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君不见学习工作中的竞争对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校园里留下一段佳话;君不见公平买卖的商家顾客满盈络绎不绝。互助就是与人为善,它要求我们胸怀宽广、热诚无私。 互助的本义是美好的,它不是指狼狈为奸、助纣为虐。难道不是不法商贩与厂家勾结“互助”,才引发了“三鹿奶粉”和“地沟油”等耸人听闻的事件吗?如今的投机性购房事件、盗版肆虐而屡禁不止的事件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吗?此等“互助”,有害而无一利,必然会被揭露出来受到法律的严惩,愿诸君不要曲解它的意思,认为凡是所谓互相帮助便是好的。 古今往来,有太多事迹讴歌了互助的美丽。管仲相桓公,齐国便率先称霸于春秋;刘备之有孔明,始成三分天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终使其“战胜于朝廷。”有时候,播撒互助的种子,便会收获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 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乐于互助,这个社会才不会终日充斥着钢筋混凝土这一类坚硬冰冷的东西,过往行人的表情才不会永远匆忙和单薄,陌生人的眼里才会有真诚的笑意和善意的扶持。正如我们不能想像没有互助和谐的社会究竟会被金钱和名利异化成什么样子:如果没有互助和理解,我们必将生活在一个枯涸荒漠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呢?在汶川地震的捐款仪式上,我们能不为那些含泪的目光而动容吗?在灾区教师里破旧的黑板上,我们能不为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誓言而感动吗?那雪中小卓玛犹如篝火般的身影不就是对互助真情的最好诠释吗?团结互助是我们中华民族时代恪守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因为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显得处处充满温情和美好,我们才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我久久不能忘怀那些在天灾中失去家园、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的人脸上的表情:没有撕心裂肺的泪水和哭号,无法抑制的悲痛和黯然凝固在饱经风霜的脸上。而我却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睁大眼睛看着那些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唯有真切地感受过苦难,才能明白互助与人于己的重要性,才会理解互助是一种多么美好而神圣的事!正因为彼此愿意帮助他人,才能从中受益。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由此可见互助对于人们交往的积极影响。就像现代社会人人唾弃的“啃老族”一样,不明白权利和义务都具有一致性,崇尚利己主义,理所当然只顾享受他人对自己照顾,永远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只有学会担当,乐意为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才算真正长大成人,立足于生活,打造金色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很容易填空,比如“藏在心中(心头)的温暖”“ 藏在时光(岁月)中的温暖”等。两题所写内容相似,即都是要求写“温暖”之事,什么人什么事给过自己或正在“温暖”着自己。前者可以写最近发生的事情,后者可以是过去比较久过多的事情,但现在还感觉到“温暖”。选一个“温暖”的事例,在叙述中要用丰富的细节来突出“温暖”的原因,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心理描写),突出自己对“温暖”的感受。“藏”有“不忘”之意,有“珍惜”之意,有“享受”之意,有“感激”“报恩”之意,在文章结尾要把这些生动地表达出来。第二题,从“人”这一字形来拟话题,“人”,相互支撑才能站立起来,以此联想社会生活,写“互帮互助”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话题。本题适合与议论文,由分析“人”字引题,引出来话题,再摆社会现象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共处的问题,可正反举例说明,最后总结问题,说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共4分)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作者在伤春惜时的同时,还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单赏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

在滁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颍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共16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11)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

2.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第③段:                                                                   

第⑥段: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