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共16分)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古文阅读(共16分)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千二百里/中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哀转久/群响毕(《口技》)

C.然十二峰者不可见/男女衣着,如外人。(《桃花源记》)

D.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论语》)

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春冬

A.何陋有(《陋室铭》)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借旁近与。(《伤仲永》)      D.以径寸(《核舟记》)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句3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3分)A 2.(3分)D 3.(6分)①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3分)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3分) 4.(4分)〔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特点任选其中两个词语即可,2分)两文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了解各句的出处,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各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答案为A,“间”一为“中间”一为“夹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之”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D句与例句“之”皆为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虽”“ 奔”“御”“以”“疾”“谓”“奇”,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两文,找到描写山的语句,抓住其中关键字词分析其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共8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深”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来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4)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只有我们勇敢面对,胸有杜甫《望岳》中“                                ”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能欣赏到人生最美的风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共5分)

(1)《骆驼祥子》作者除写祥子外,还塑造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     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      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       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语段选自小说《            》,“他”指的是             。(2分)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共6分)

2014年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我家风”的主题活动,以树立正气,培育英才,共建和谐社区,享受幸福生活。社区邀请你参加这次活动。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3分)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下联:                        

2.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居委会李主任推荐自己。(3分)

 

查看答案

材料探究(共4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2分)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

           体现了一种                          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