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回答后面小题8分)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1分)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2分)
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特别喜欢最后三句。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请写一写,你在现实生活中跌倒后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3分)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结合本诗歌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2分)
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2分)
2.本词上篇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5)《沁园春·雪》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是: , 。
(6)温庭筠《望江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8)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独特的表现忧愁的句子是: , 。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 平民,百姓)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B.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 深入不毛(不长草木)
C. 尔来二十有一年(通“又”) 夙夜忧叹(早晚 )
D.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临表涕零(落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B.挺剑而起 长跪而谢之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不效则治臣之罪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翻译句子。(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小说塑造了宋江,武松等一大批人物形象,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的主题。
B.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如宋代词人温庭筠《望江南》就借一个女子登楼远眺的场景,抒发她柔肠寸断的离愁别恨。
C.《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它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
D.《出师表》是一篇传颂千古的表文,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