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 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 获诺贝尔文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

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

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幸福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答案。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你幸福吗?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划线句中冰岛人和孟加拉人的例子是否可以删掉一个?为什么?(3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1.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或(感知幸福的过程,是可以调节的) 2.不能,两个例子各是从富人和穷人两个不同层面来证明“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这个观点。 3.开篇引用莫言的例子引出议论的话题---幸福是什么,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幸福感的内涵---幸福感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要求,最后得出结论---如何获得幸福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内容中概括和总结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此处两个例子各是从富人和穷人两个不同层面来证明“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这个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 答题方法::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完成后面问题。(10分)

①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黄金大米品尝大会”。与我们往常见到的白色大米不同,这次供人品尝的却是金灿灿的大米饭。据介绍,这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大米。转基因技术到底是人类的福音还是隐患?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呢?

②转基因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并且必须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③再次,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美国栽种一种含有抗虫基因的马铃薯,可使大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生产成本较之以往有明显降低。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大豆的产量大幅增加18%。

④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转基因技术同样不能例外。据报道,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⑤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⑥令人不能忽视的现状是,当国外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运动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就其安全问题已经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国的大多数消费者尚没有明白过来“转基因”为何物。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和认识转基因食品,不仅仅是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选自中国科普网,有删改)

1.文章谈的是转基因技术,为什么第①段从首届“黄金大米品尝大会”说起?(2分)

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⑴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美国栽种的这种具有抗虫基因的马铃薯确实能抗虫害。(2分)

⑵第④段中加点的“可能”这个词,说明转基因食品是有毒的,“可能”这个词是可以去掉的。(2分)

3.请分别概括出文中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4分)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陈条③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注释】①殍殣(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为术甚:                         役千夫:                                       

此为大:                         已恤饥:                                        

(2)选出与“惠贫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师矣        B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扶苏数谏故      D醒能述文者

2.用/标出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对于范仲淹的后两种赈灾方法,有官员上奏弹劾,加以反对。你认为范仲淹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请结合选文谈一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后面问题。(6分)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1分)

2.诗中的 “横”字富有表现力,请作赏析。(3分)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唐朝的祖咏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

1.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请你用在“气象物候”中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①为什么“惟其阴,才有余雪浮云端”。②又为何“雪霁之后,暮寒骤增”?(6分)

2.后来,秦岭终南山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请你为终南山拟一则宣传广告语(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利立普特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举世拥戴、畏惧,领土广被五千布拉斯特洛格(周围约十二英里),边境直达地球四极。身高超过人类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头一点,全球君王双膝颤。”

⑴选文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2分)

⑵上面这段文字描述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2分)

⑶你觉得这样的描述具有哪些讽刺意义?(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