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客晓》,完成后面问题。(6分) 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

阅读《客晓》,完成后面问题。(6分)

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

2.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1.五更时分,冷风里传来几声寒鸦的叫声,诗人抬头看看窗外,只见一地的月色仿佛一地的寒霜。(2分) 2.孤寂凄凉;思乡之情。(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描绘了五更时分,冷风里传来几声寒鸦的叫声,诗人抬头看看窗外,只见一地的月色仿佛一地的寒霜的画面。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用“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孤寂凄凉,渲染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9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籍)著名作家           的代表作。(2分)

(2)在“洞中历险”这一情节中,与汤姆一起经历这次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的另一个人物是谁?最终,汤姆是想出什么办法找到出路的? (4分)

(3)李明同学读了这部名著后,渐渐在课上不听讲,甚至搞恶作剧,还振振有词地说:“汤姆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做的。”作为他的朋友,你看到这种情况,怎样规劝李明呢?(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分)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墓对联)

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5)古代诗歌中,古人常借物传情。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                   

(6)王湾的《次北固上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写时光流逝,蕴含自然之趣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7分)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A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jué jiàng。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B,不肯因噎废食……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                    。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mùyù、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jué jiàng                               

2.文中A处应填上的标点符号为         。(1分)

3.应填入B处恰当的成语序号为         (A生意盎然  B海阔天空)(2分)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句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赞”是社交网络中的一种符号,“点赞”引申为对某个内容(比如一条帖子、一篇文章或一条微博等)表示赞同、喜爱。“点赞”是一种态度和行为,能传达清晰而温暖的支持,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扶持。

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全文不少于600字;(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22分)

故乡的芦苇

离开故乡许多年,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一片青青的芦苇。

那一片芦苇在村子的西面,因此我们的村子叫“西苇子”。小小的山村风景非常优美,它背靠一座巍峨的大山,怀抱一轮圆月似的清泉。冬天,大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凛冽的寒风挡在大山之外,即便雪花飘飘,村里也不会寒气逼人;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山就成为一个绿色的摇篮,葱茏的绿意就从那里流淌出来,将小山村濡染得眉清目秀,清爽可人。最妙的是村子西面那个冬夏长流的泉子。方圆几十米,聚起一碧幽幽的泉水,像一块玲珑的翡翠,晶莹在村里人的心头。泉子像一轮圆圆的月,只是在西侧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似乎被嘴馋的孩子咬掉了一块。清澈的泉水就日夜不息地从那里流出,流向更远的地方,滋养了一片青青芦苇。

到了夏天,青青芦苇长起来,就在大山的怀抱,抒写出一片蒹葭苍苍。那一片青青芦苇牵着我眷恋的目光,藏着我儿时的梦。那青青的芦苇就是山里健壮的孩子,在温暖的阳光里疯长着,眼看盛夏刚至,便已茂密而幽深。远远望去,像是一朵墨绿的云,贴在村子的额头上。这片青青芦苇不但为村子增添了幽幽绿意,也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每当酷暑难耐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就钻进茂密的苇丛,玩起八路捉鬼子的游戏。无论天气如何炎热,苇丛里永远是凉爽而迷人。到了白露为霜的季节,芦苇吐出长长的芦花,在微风中起伏,如千里春潮起,万顷银浪来。夕阳下,橘红的霞光在芦花上舞蹈,朦胧出一片迷离的韵致。而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悠的笛声,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

鸟儿被这景色所吸引,从大山的外面翩翩飞来,在这里筑巢生蛋,繁衍后代。很多时候,那些精致的鸟蛋成了孩子们的美味佳肴。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苇叶收回,留待明年包一锅飘香的粽子。

对于故乡的思念,就像窖藏的老酒,岁月越悠长,味道越浓厚。这一年,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终于被强烈的乡情所牵引,驱车回到久别的故乡。

望见了那座苍翠的大山,望见了那片青青的芦苇,望见始终缭绕在心头的炊烟,望见了那扇熟悉的大门。脚步软了,心儿暖了,“近乡情更怯”,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故乡。

月是故乡明,今夜月不圆,月色却分外皎洁。把小小山村映照得清幽剔透。本想踏月去村头那片青青的芦苇地,寻访童年的梦境。推开门,却见一院盈盈月光,映照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在月光下包粽子。

她背对着我,坐在一个小方凳上,她的身畔有序地摆放着几个大小不等的盆。那个大一点的盆里盛着洁白的江米,盈盈的一盆泉水泛着明亮的月光,天上那月亮好像就是从这盆里生出的。大盆的两侧,一盆里整齐地摆放着长长的苇叶,不用问,那一定是来自村边的芦苇地;另一个小盆装满了红枣,那一颗颗用泉水浸泡的枣,圆圆的,红红的,多像一颗颗圆润而鲜活的心啊。

母亲低着头,专注地包着粽子。她先从盆里拿出两叶苇叶,叠好,拢起。然后又伸出一只手捞出一把江米,放入拢起的苇叶里,再挑出一颗红红的大枣,塞在江米中,双手三下两下就包成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最后又拿起一根细细的马莲,一手抓住已经包好的粽子,一手将马莲紧紧缠绕在粽子上,一圈,两圈,用一根细细的马莲把对儿女的牵挂,对儿女思念紧紧地缠绕在那个小小的粽子上。包好缠完,她似乎很满意,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明亮的月光下端详了一会,轻轻放在另一个盆子里。

不一会儿的功夫,江米少了,枣儿少了,粽子装了满满一盆。母亲抬起头,用手理一理有些纷乱的白发,一边用手捶一捶有些酸痛的腰,一边端详着那满满一盆粽子,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我在虔诚地拜读一幅温馨的画,我在默默地瞻仰一个感人的镜头。A我没有动,只是站在那里静静观看,我要用泪水将这朴素的底片好好冲洗,永远刻印在我的心底。我要用心牢牢地封印、存档,让这温馨而动人的一页永不褪色。

我的白发亲娘啊,你哪里是在包粽子,那粽子里包的哪里是一粒粒江米,那是天地都难以盛得下的深情。那不是一颗颗红枣,那就是你那不肯衰老的心。你知道我明天一早就赶回城里,你就在皎洁的月色里为我包起了粽子。你是将人间最为美好的情感包进粽子里,叫儿女们慢慢品尝;你是在叫我们知道,天地有疆,母爱无边,时光易逝,亲情不变。泪光中,看着披一身洁白月光的母亲,看着母亲那俯仰有致的动作,看着母亲被时光漂白的头发,看着母亲那已经有些佝偻的身躯,我想起了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想起了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

我终于明白了,我何以对故乡那片芦苇念念不忘,因为那片青青芦苇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个小山村里住着我的白发高堂。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故乡的芦苇”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2.文章第②段对故乡小山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⑨段的内容。并分析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4.仔细阅读文章第11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划线句的。(4分)

5.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的最后一节,结合文章的最后一小节,探究这两小节的异同点。(可以从表达的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来探究)(6分)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邹韬奋《我的母亲》)

相同点:                                                                      

相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