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肃王与沈元用》①,回答后面问题。(17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燕山...

阅读《肃王与沈元用》,回答后面问题。(17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元用强记(          )         (2) 偶俪(          ) 

(3) 矜其敏(          )           (4) 略无矜(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1) 元用素强记               (2)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取纸追书

A.至                   B 正浓

C.是吾剑所从坠              D 所向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5.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4分)

 

1.(1)向来(一向、平时)(2)很,非常,十分 (3)想要(4)脸色 2.(1) 元用/素强记 (2) 不 能 记 者/ 阙 之 3.B 4.(1)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 (2)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底下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5.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肃王并没有自夸自耀。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色”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脸色”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如:不 能 记 者/ 阙 之。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B与例句“之”都是“代词”;A为动词;C、D为助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注意“阙”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客晓》,完成后面问题。(6分)

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

2.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9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籍)著名作家           的代表作。(2分)

(2)在“洞中历险”这一情节中,与汤姆一起经历这次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的另一个人物是谁?最终,汤姆是想出什么办法找到出路的? (4分)

(3)李明同学读了这部名著后,渐渐在课上不听讲,甚至搞恶作剧,还振振有词地说:“汤姆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做的。”作为他的朋友,你看到这种情况,怎样规劝李明呢?(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分)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墓对联)

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5)古代诗歌中,古人常借物传情。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                   

(6)王湾的《次北固上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写时光流逝,蕴含自然之趣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7分)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A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jué jiàng。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B,不肯因噎废食……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                    。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mùyù、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jué jiàng                               

2.文中A处应填上的标点符号为         。(1分)

3.应填入B处恰当的成语序号为         (A生意盎然  B海阔天空)(2分)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句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赞”是社交网络中的一种符号,“点赞”引申为对某个内容(比如一条帖子、一篇文章或一条微博等)表示赞同、喜爱。“点赞”是一种态度和行为,能传达清晰而温暖的支持,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扶持。

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全文不少于600字;(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