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填空。(10分) (1) ,北斗阑干南斗斜。 (2)吏禄三百石, 。 (3...

古诗文填空。(10分)

(1)                     ,北斗阑干南斗斜。

(2)吏禄三百石,                  

(3)                    ,人迹板桥霜。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卜算子 咏梅》中最能表现梅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6)晏殊的《破阵子》中,碧苔、黄鹂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我们可以从

                                     感觉到。

(7)请调动你的积累,写出古诗词中赞颂青春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7)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记忆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碾、碧、苔、鹂、岂,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走过了wăng(    )然,明辨了是非,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变得ruì(    )智,各自演绎着精彩。人生如歌,在那柔情似水的冲击下,心开始变得柔软,舒适,温xīn(      ),快乐。如果要想天长地久的快乐,必须用真诚与善良来点zhuì(     )自己的世界。

 

查看答案

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20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⑥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⑦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⑧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⑨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揕:用刀剑等刺。⑦绝:挣断。⑧还:通“环”,绕。⑨郎中:宫廷的侍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4分)

A以头地耳        B.长跪而之曰(     )    C图,图穷而匕首见    D.使毕使于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6分)

A.夫专诸刺王僚也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B.有先生也                  扶苏数谏故

C.图穷匕首见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以手共搏之                  丹书曰“陈胜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4.甲乙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7分)

                                                                                                          送柴侍卿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王昌龄                                (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4分)

 

查看答案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 文章开头提到两条消息有哪些作用,请概括回答。(3分)

2.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6分)

(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 ⑦节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其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分析原因。(4分)

(1)作者在分析微博是否会被微信取代之前,特别介绍了博客,因为这三者一脉相承。

(2)国内外已经有语音微博的研发,说明微博和微信将来必定会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