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8分) 2013年2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

综合性学习。(8分)

2013年2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大型特别节目“沿海行”连续播出4集专题节目,介绍宁波城市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某校的实践小组对这四集节目收集了以下四则资料。

资料一:《远方的家·沿海行》第1集:摄制组进入到了宁波地区,在慈溪观看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大桥使杭州湾两岸的交通更加便捷。在镇海,观看了当地民俗舞蹈,品尝了当地特产冻米糖,感受了浓郁的冬至民俗文化。进入市区,在外滩寻遗迹,了解这座城市的商贸历史以及一代代宁波人纵横四海、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资料二:《远方的家·沿海行》第2集:摄制组来到了有南国书城之称的天一阁,这里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来到千年古寺阿育王寺,瞻仰稀世珍宝佛祖真身舍利,与僧人们一起同吃斋饭,看古老的行香仪式。天一阁、阿育王寺让摄制组充分感受了这里传承千年的宁波文化。

资料三:《远方的家·沿海行》第3集:摄制组来到了宁海,参观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了解浙东地区明清时期大户人家嫁女儿的盛大场面,感受当地传统婚俗文化。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当年游圣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出发开始了游历中国的行程。

资料四:《远方的家·沿海行》第4集:摄制组来到了古城石浦,寻访百年灯台,品尝渔家饭菜,在海边渔船上听石浦渔家号子,感受海上渔民的劳动与快乐。

1.实践小组中的某位同学根据“资料一”拟了上联,请根据“资料二”对出下联。(2分)

上联:水岸宁波,纵横四海;

下联:               

2.实践小组的某位同学根据这四则资料分别写了下面一段话,请你补全整段话。(4分)

在镇海,品尝当地特产冻米糖,感受了浓郁的冬至民俗文化;                  

                   ;在象山,了解渔民的海上作业,感受了古城的渔文化。

3.读这四个资料,你从中探究到了宁波城市的哪些特点?                (2分)

 

1.例:书香宁波,传承千年(2分) 2.在阿育王寺,观看古老的行香仪式,感受千年的佛教文化;在宁海,参观十里红妆博物馆,感受当地的婚俗文化(每句2分,共4分) 3.这四个资料写出了宁波作为贸易之城,文明之城,文化之城,开放之城的特点。或:这四个资料分别写出了宁波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的特点。(答对两点即可给分,共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资料二的内容,抓住“天一阁藏书楼”这一事物,根据对联“数字相等,结构相同”这一点来拟写下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根据例句中的地名提示,找到资料中另一地名,按照例句的表述方式写出内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根据四则材料所介绍的重点一一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问题。(6分)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这个写词作诗的人是        ,这段故事的情节是            。(2分)

2.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但现在却官司缠身,其缘由是什么?请简要叙述。(2分)

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2分)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10分)

(1)                     ,北斗阑干南斗斜。

(2)吏禄三百石,                  

(3)                    ,人迹板桥霜。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卜算子 咏梅》中最能表现梅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6)晏殊的《破阵子》中,碧苔、黄鹂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我们可以从

                                     感觉到。

(7)请调动你的积累,写出古诗词中赞颂青春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走过了wăng(    )然,明辨了是非,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变得ruì(    )智,各自演绎着精彩。人生如歌,在那柔情似水的冲击下,心开始变得柔软,舒适,温xīn(      ),快乐。如果要想天长地久的快乐,必须用真诚与善良来点zhuì(     )自己的世界。

 

查看答案

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