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B.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C.概括文意要简练,学会寻章摘句,断章取义

D.“以党治国”的余毒在一些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真正意义的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C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C句中“断章取义”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难(jié)  落(sǔn   不舍(guō)

B.妖(ráo)    伤(chuāng)  味同蜡(jiáo)

C.进(pián) (jué)   气吞牛(dǒu

D.词(yú)   褓(qiǎng)   求神拜(fú)

 

查看答案

据要求作文。(40分)

请以“遇到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能抓住人物特点来写;②要有真情实感;③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借者无不                       焚之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3.看了“阮裕焚车”的故事后,你有何感想?(2分)

 

查看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 日中(        )       (2) 元方入门不 (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是(      )(2分)

A下车引            B左将军王凝妻也

C择其善者而从      D曲肱而枕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元方是否失礼? (2分)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

()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

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小溪毫无所知的。每一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尼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1.鼎湖山的泉水声和林中的小溪声各有什么特点?2分)

2.文段()()采用了哪种相同的修辞方法,把无形的水声描摹得生动可感?请各举一例说明。(2)

3.泉水为什么能让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写鼎湖山的“年轻”对写泉水有什么作用?(3)

4.揣摩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人类有哪些情感?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