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句子①修改意见:
句子②修改意见: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本学期语文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诉说着普通人的情怀。不必说喜欢切切察察的长妈妈讲的震
sǒng( ① )骇人的长毛故事;不必说“父亲”那令人唏嘘的买橘背影,那潸然泪下的颓( ② )唐晚景;单是挑着一副生死重担终日为乡邻长途bá shè( ③ )的信客就足以感动我们。
作文(30分)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不限文体,字数不少于500字)
阅读下面课外现代文,回答文后的题 ( 14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分)
2.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4.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5.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3分)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2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阅读下面课内现代文,回答文后的题(12分)
济南的冬天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有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会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慈善”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________ 之情。(2分)
3.画线句作者用了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第三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1分)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2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面的题(14分)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⑴俄而雪骤 俄而: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3)相委而去 委:______
(4)下车引之 引: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