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4分)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

(14分)

                           乡间的荷塘

钟文

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我们用废纸叠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叠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叠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等游戏。(2分)

2.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三幅荷塘美景图。(4分)

3.第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4.第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3分)

5.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1.捉鱼虾、捏泥人 2.时间 自然风光 雨后荷叶(雨后风光)、月下荷叶(荷塘月色) 3.从雨打荷叶发出的声响和荷叶的姿势两个方面来描写的;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将雨中荷叶摇曳的姿势形象化、人格化,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 4.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荷叶上的水珠 , 这样安排突出重点,充分凸显了雨后荷叶的风致优美,荷塘景致迷人。 5.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2---4段的内容来概括小时候在荷塘玩耍的游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第一问是从声音、姿态两个角度来描写荷叶的,第二问根据赏析句子的方法来品味句子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第8段的内容来概括写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的主题“对荷塘的怀念”来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我”对荷塘的情感来分析文章的主题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文中的中心句是:                                                    

                   (1分)

2.(1)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2分)

3.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1分)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       )(2 分)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小题5下面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下定义)

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打比方)

C、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做引用

D、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下定义

5.写出两句和“看云识天气”有关的民间谚语(2 分)

 

查看答案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有嘉肴    (2)不知其   

(3)然后能自强    (4)教学相      

2.句子翻译(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

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a、《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b、《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c、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直到夜郎西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查看答案

关于课文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一首科学诗。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B、《绿色蝈蝈》是一篇科普文。作者是国著名的 昆虫学家。我国读者非常熟悉他写的一部书《昆虫记》。

C、《虽有嘉肴》选自《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D、《看云识天气》是一片科普散文,文中大量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