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更深月色半人家, 。
(3) ,村南村北响缲车。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具有高远志趣,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
【答案】(1)斜晖脉脉水悠悠 (2)北斗阑干南斗斜
(3)簌簌衣巾落枣花 (4)莫道不消魂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晖、脉脉、簌簌、阑、侯、霹雳。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3)句属于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5)(6)属于理解性默写,日常注意诗词内容的理解。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型】默写
【适用】一般
【标题】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3O多岁才懂父亲
①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
②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③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上自高自大的毛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④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⑤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⑥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⑦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⑧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⑨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⑩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⑾2009年4月16日,我呕心沥血4年拍摄出的史诗电影《南京!南京!》在央视电影频道举行首映式。记者现场连线远在上海养病的父亲。4年来,父亲知道我数次阑尾炎发作,昏倒在片场;知道我冒着零下30℃左右的严寒,一拍摄就是10多个小时……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4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我有太多的话想对父亲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向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
⑿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与父亲合作一部戏。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孩子,咱们来个约定:爸爸给你写剧本,你要答应答爸一个条件,把个人问题尽快解决好。”我们父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的心头奔涌着激动和幸福……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从小到大“我”对父亲的态度变化。(3分)
对父亲有怨言—→( )
—→( )—→( )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和作用。(2分)
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4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
3.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有什么作用?(3分)
4.本文成功地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其中先“抑”的内容是什么?后“扬”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5.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请举一个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3分)
【答案】
1.B
2.(1)邀请、延请;(2)写,书写;
3.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
4.亲,信。
5.示例:面对母亲已老,熊鼎辞官归家,奉行孝道,说明他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面对平民反叛,熊鼎从容应对,平定叛乱,说明他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面对皇上旨意,熊鼎抓住要害,直陈利弊,说明他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6.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本句陈述的对象(主语)是“丞相李善长”,陈述的内容(谓语)是“再谏不纳”,主谓之间一般划分节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比如“书”当动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屡胁”,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问题,从文中找到人物语言,了解其义,然后按要求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归纳出三件事,分析其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加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较难
【标题】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更深月色半人家, 。
(3) ,村南村北响缲车。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具有高远志趣,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⑥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明史.熊鼎传》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⑥给事中尹正:给事中,官职名;尹正,人名。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 B. 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
C. 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 D.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数( ) (2)书( )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4.
熊鼎在劝谏时是怎样进言才说服了皇帝的?(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2分)
5.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4分)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②,树杪③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④,巴人讼芋田。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④橦(tóng)布:用橦木花(木棉)织成的布。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此诗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B.“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C.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
D.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立意重在抒发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
B.“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两句又一泻而下,天然工巧。
C. 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记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记人。
D.全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最近一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面对这样的提问,不少上班族皱起了眉头。对于很多人来说,“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之中。“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多家省级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市级图书馆也陆续修建新馆,服务能力大大增强。但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纷纷落成的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藏书资源有限、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了?“大图书馆太远,小图书馆书少”是人们远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A.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中。
B.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C. 人们远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D.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很多问题。
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文化是一种尊重,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自然上。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__________ ;
人懂得尊重别人—________ ;人懂得尊重自然—__________ ;品位、道德及智能,是文化的积累和总和。
①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智能
②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