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明确的表明,北极地区变暖
的速度超过世界上其他地区,北极融化超过了极限点。计算机模型预测,2070年北极将会出现完全无冰的夏天,但许多科学家现在认为,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可能出现得比较早,可能就在未来的二十年之内。
1.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信息?(1分)
2.如果根据上面的材料,让你办一份手抄报,你准备安排那些内容?(不
少于4条,每条0.5分,共2分)
阅读《清新的回忆》,完成后面问题。(9分)
清新的回忆
1994年8月15日,我乘坐斯堪迪纳维亚航空公司的班机从莫斯科飞抵斯德 哥尔摩,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北欧的土地。常说的北欧五国包括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和芬兰,其中前四国的语言文化相当接近;芬兰与爱沙尼亚、匈牙利的语言类似,同在印欧语系之外,所以算是北欧国家里的另类。欧洲北部的人民对四季的转换特别敏感,这也难怪,因为漫长的冬季不仅冰天雪地,而且白昼短的让人心烦。幸好,我的首次北欧之旅是在一年中最好的夏季,第一站就是美丽的瑞典首都、北方水城斯德哥尔摩。 飞机抵达已是六七点钟,但天色仍然早得很。快捷地办好瑞典入境手续, 我们推着行李车走出阿拉达机场,第一个感觉就是环境异常地整洁、空气异常地清新。也许这与来自较为破旧的俄罗斯有关,但在多年后走过很多发达国家的今 天,我仍清晰地记得瑞典给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无与伦比的整洁清新。车子飞驰在从机场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路边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田野风光,这儿一片金黄,那儿一畦碧绿,不时看见通勤或者长途的火车优雅地驶过高低起伏的原野。但抵达瑞典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见到这座北方名城的最大特色,即纵贯环绕全市的河道与海湾。好在第二天,我就坐上了观光游艇一览这个北国水城的秀色。
斯德哥尔摩本来就是飘在海上的城市,据说全城由八九个大岛组成,崎岖海岸线边的小岛更是星罗棋布。这几天丽日晴空,正是全年的最佳旅游时节,游艇上各国游客吹着清爽的海风,面对海天一色、城在水中的美景赞不绝口。导游是个体格健壮的当地姑娘,她操着流利标准的英语向大家介绍沿途的景点。后来经过比较,我发现欧洲北部的人们说英语确实非常地道,特别与法国、东南欧相比;后来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一是他们的母语大都与英语同属日尔曼语系,二是欧洲一体化的步伐至少在文化层面已经席卷西北欧,再有教育得力。说到瑞典姑娘,这可是个盛产西方美女的国度,从早期的电影明星嘉宝到当代风靡全球的流行歌手层出不穷,今日看到这里的如画美景似平大悟: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再联想到瑞典人的音乐天分,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虽然不是英语,却出产了众多事誉西方的英文流行组合。瑞典的工业基础也实力强劲,一大批响当当的跨国企业都从瑞典走向世界,这也奠定了该国在本地区的老大地位。
人杰地灵的瑞典,主要城市都面水而建,斯德哥尔摩称得上世界同类水上城市的代表作。其实不只是靠海的城市需要水。走遍全球后我总结到,凡是历史文化名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这水可以是天然的河道,如拥有赛纳河的巴黎;可以是人工运河,如莫斯科和阿姆斯特丹;还可以是天然或人工的湖泊,如今日的德国新都大柏林。当然海滨的名城更是数不胜数。有了水,整个城市就像人有了眼睛一样有了灵气和生机。我国的历史名称也不例外,江南水乡和京杭运河两岸曾兴起了多少美丽的城市,可惜到了近代随着河水的逐渐消失而繁华不再。想到这里,真希望我们现在还享有天赐秀川、良湖的城市如杭州、苏州、武汉、岳阳,北方的泉城济南,或祖先开凿有人工湖的北京等名城,都能珍惜这城市的性灵和生命的源泉,永葆一方生机活力。
1.全文移步换景,由景到人、由景到理,既写了迷人的景色,又写了哲理的思考,请围绕题目“清新的回忆”,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填空。(2分)
(1)作者对瑞典景色的清新回忆有这样几点(至少写两点):
示例:①整洁清新 ②海天一色,城在水中。
(2)作者对瑞典人的清新回忆有这样几点(至少写两点):
①
②
2.“不时看见通勤或者长途的火车优雅地驶过高低起伏的原野”一句中“优
雅”一词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简要描述。(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但抵达瑞典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见到这座北方名城的最大特色,即纵贯环绕全市的河道与海湾。好在第二天,我就坐上了观光游艇一览这个北国水城的秀色”在文中的作用。(3分)
4.作者认为,水对于城市有何重要作用?请你以自己身处或周边的城市为例子,说说城市的美化和建设问题。(2分)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第6自然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
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写出能概括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1分)
2.文中描写父亲的衣着时,为什么要特别突出他带的帽子、穿的马褂和棉袍的
质地都是“布”的?(2分)
3.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分别表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是
什么?(2分)
5.在你的成长中,父亲也一定对你倾注了无尽的爱,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
手法写一句感谢父亲的话。(1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
书写了作者独特的心境。下列苏轼咏月的名句中,最贴近本文心境的一句是( )(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
是 ,藻荇泛指水草,在此是指 。(2分)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表现友情的句子: (1分) 。
理由: (1分)。
4.阅读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
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人琴俱亡》选自 ,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刘义庆。(1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②语时了不悲
③子敬素好琴
④因恸绝良久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语时了不悲。
(2)因恸绝良久。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含的两件事。(2分)
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 不调”说明了什么? (2分)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4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