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子”,幸福快乐的日子、忧伤难过的日子、艰难困顿的日子,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子”,幸福快乐的日子、忧伤难过的日子、艰难困顿的日子,成长的日子、奋斗的日子……正是这些“日子”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些“日子”难以忘记。

请把“           的日子”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例文: 有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一本班级纪念册,静静地躺在抽屉里。翻开它,是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庞,一句句简单而又稚拙的寄语。我抚摸着每一张笑脸,耳畔又响起那熟悉的欢声笑语,眼前又浮现出曾经一起走过的分分秒秒……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梦一般的绿茵场上,站在那并不高大却很和蔼的教学楼前,这里,记录着我们七彩的生活。还记得,体育课上,全班同学在这绿茵场上练习长跑,跑完后累得横七竖八倒在草地上的可爱模样;还记得,活动课上,几个快乐的孩子,在阳光下互相追逐打闹的美好情景;还记得,两个班的男生酷爱篮球,在操场上决一死战,那挥汗如雨的激烈场面。六年来,操场永远是我们播撒快乐与欢笑的地方。 踏着熟悉的楼梯,映入眼帘的我们班曾经的卫生区。当年我当卫生委员时,大家还是那么不懂事,经常悄悄溜掉,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几周得不到红旗,被老师批评,我和同学们突然一起长大,懂得了为集体做贡献,争先恐后,终于得到卫生红旗,举班欢庆。这里,是我们在劳动中共同成长的地方。 终于,来到了教室,这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天地。这里,有各科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有犯错时的严厉批评。一场场的比赛,使我们增长了见识;一次次联欢会,给予了我们快乐的童年。那一次,我们犯了一个及不该犯的错误,班主任一气之下让我们下楼跑步,我们“恨之入骨”;第二天,她反思过后,又向我们道歉、自责,我们感动万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记忆,简短但深刻,使我们在痛苦中逐渐懂得道理。那一次,我们最后一次相见。我们负责宣传的同学,提早在黑板上写了许多感激老师的话语。几个老师非常感动,逢人就说我们的“事迹”,我们的千错万错,老师都不在意,我们的一点感恩,老师都牢记在心。我们,在这里接受老师的培育,同进步,共成长。这里,记录了我们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个足迹;这里,有欢笑,也有泪水。 一切恍然如梦,眼前洋溢的,仍只是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也许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中只是匆匆而过,但永不会忘记:我们曾一起走过最灿烂、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解析】 试题分析:文题的核心意义为“日子”。可以填空形容词,形容一个“日子”或一段“日子”的特点,如“幸福”“快乐”“难忘”。可以填名词,如“童年”“青春”,写一写对那段生活的印象。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人、物或活动,如“与你在一起的日子”,“你”可以是某一人某些人,如父母、老师、同学们;可以是某一物,如“书”“音乐”“书画”等。以人生的路上必须有同行者这一主题,写写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同行者,在某一段“日子”中,他们给了自己什么帮助,对自己的有什么影响。老师、同学、父母都是自己人生道理上的同行者,正是他们的相伴相扶,让自己一路走来,且越走越远。或叙述一件事,或选取几个生活的片断,或根据题意谈感想,来表达文意。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士救虎(7分)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土大舟,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3分)     具(     躬(     以(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2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俨然                      

3.下面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翻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查看答案

必然的抵达

张丽钧

    ①孩子,那一年,你还未必会写“目标”这两个字,却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何而活。仿佛是在呓语,又仿佛是在宣誓,你说:“我要当工程师!”天知道你小小的心究竟晓不晓得什么叫“工程师”,没准,你以为“工程师”就是一块可以吹得像气球一样大大的泡泡糖。但是,最初那一茎不经意的绿芽,在被父母千百次说笑着重复之后,竟成为了你羞赧地讲出的一株真正的梦想之树。

    ②我多次追问自己,莫非,不是你寻到了那个目标,而是那个目标寻到了你?或者,你们互相寻找,然后惊喜地拥有了对方?反正,那个目标开始小蛇一般明晃晃地跃动着,总诱着你的脚步向前。

    ③你怀疑过自己。你曾沮丧地说:“太多的人都比我优秀。”你老是巴望着自己的名字排在成绩单的第一位,然而,你的前面,总有几个名字在那里晃啊晃,拦住你,不让你遂愿。我说:“妈妈是做教师的,知道教育界有个著名的‘第10名现象’,就是说,在班级里排名第10名左右的孩子以后是最有出息的。别气馁,你要生出与竞争对手较量人生最终得分的雄心。”你又说:“妈妈,你和我爸爸都是学中文的,按照遗传学的原理,我似乎更适合学文科,可我偏偏选了理科。我觉得我好像是选错了。”我说:“其实,妈妈的理科学得棒着呢!妈妈一直为自己选择了文科后悔呢。现在好了,你成了妈妈最好的后悔药。”

    ④你于是微笑着前行,心儿的帆,鼓得满满。

    ⑤你寻梦寻得好辛苦。在万里之外的异国,我惊讶地发现你稚气未脱的眉宇间竟隐约有了一道只有母亲才能发现的细纹!我慌了。我问自己,这孩子究竟给自己的眉心施了怎样的压?须知,上万次的局部皮肤活动才能缔造一条皱纹啊!离别的时候,我郑重书写了《母亲至嘱16条》,令你贴于床头。其中一条,就是告诫你“不皱眉”的。我好怕在追梦途中,你被滑黠的窃贼窃走人生的快乐。我要你的眉梢永挑着欢笑。

    ⑥后来,你戴上了博士帽。你告诉我说,你是你们高中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我立刻想到了那张曾被你万分看重的成绩单。孩子,你看,这一回,到底是谁的名字,当仁不让地排到了第一位?

   ⑦ 再后来,你被允以可观的人生红利。你问我:“我到底该不该去拿呢?”我记得曾跟你说过,生命,有一种粗略的计分方式,那就是金钱占有的多寡。而今,你突然拥有了这种并不惹人反感的得分机会,我自然不该拦你。但是,孩子,与你进一步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相比,我建议你舍弃这红利,我宁愿看你在更靠近目标的地方,乘着风,去追梦。

    ⑧“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孩子,不要听信这样的话。相信吧,当你拥抱远方的时候,你就拥抱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只有卓异的耳朵,才可以听清远方的召唤;只有插翅的心灵,才可以饱览远方的胜境。

    ⑨有时候你也会惶惑,抱怨说你与自己的目标互相背弃了,懵懵懂懂,甚至南辕北辙。我想提醒你的是,那一年,我们一起攀登峨眉山,蜿蜒的山路,有一截,居然是往回走的。你叫了起来:“这离金顶不是越来越远了吗?”可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们在走过那一段非走不可的“冤枉路”之后,必然地攀上了更高的山峰。

    ⑩孩子,如今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你的梦还远没有结束。那条明晃晃的小蛇,又在你前面跃动了吧?孩子,答应我,别拿自己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交换,别把目标兑成沉甸甸的金子,别怕目标在眼前的瞬间消失。只要你肯率先把一颗滚烫的心慨然交付远方,身体的抵达,是迟早的事。          选自《河北教育》2013 9

1.文中的孩子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工程师,请在横线上用简洁的语句归纳出他是怎样一步步“抵达”梦想的。(4分)

①儿时,树立当工程师的最初梦想;②                                  

                                  ;④                              

                                  ;⑥实现梦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师。

2.请对文中第⑤节画线的句子作具体赏析。(3分)

我好怕在追梦途中,你被滑黠的窃贼窃走人生的快乐。我要你的眉梢永挑着欢笑。

3.作者在第⑨节“提醒孩子”那年在攀登峨眉山时走“回头路”的那段经历,有什么用意?(2分)

4.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妈妈?(2分)

5.联系全文,请说说你对题目“必然的抵达”理解。(3分)

 

查看答案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选自《胡适文化小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略有改动。)

1.文中“差不多先生”指的是哪一种人?他为什么“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4分)

2.差不多先生做事不肯认真,为什么死后却被认为是“有德行”的人,是“圆通大师”?(2分)

3. 划线句子用了13个省略号。有同学说,用得太多了,不好。你的看法呢? (2分)

4.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差不多”这种处世态度的危害,及你从文章中获得的启示。(4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运用。(3分)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讯  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月28日,记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伐。

内容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