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10分) ①什么是恐惧?就是对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心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10分)

①什么是恐惧?就是对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如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手臂防御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自身的保护,可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但如果保护过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可能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电梯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恐惧的心理反应有时更近乎是一种本能。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B.第②段划线句“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有改变。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较大差别。

C.第②段只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D.“无知者无畏”,所以要想消除恐惧,“不知道”就是最好的办法,根据文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考试时,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头晕出汗、紧张焦虑、记忆模糊、反应迟钝、思维紊乱、精神不集中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胃痛、头痛、腹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恐惧症”。

(1)考试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考试的恐惧?(2分)

 

1.B 2.C 3. (1)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2) 平时认真学习,对考试的内容了如指掌,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多次考试积累考试的技巧,通过心理辅导,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敲天鼓,心理暗示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1.根据文中第二段可知,“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由此可知B正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将选项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一一对应来考虑。选项C“第②段只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错误的,本段之后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读语段可知,“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是本段中对考试恐惧症产生原因的可能的介绍句。而“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是对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考试的恐惧的阐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肃王与沈元用(9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也。   

【注】①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矜:夸耀。④诬:虚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1)即朗诵一   )(2)元用强记(   )(3)不能记者之(  

2.选出划线句子“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的正确翻译        。(3分)

A.肃王听听走走,假装不在意的样子。     B肃王一边听一边走,假装不在意的样子。

C.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 D肃王听听走走,好像很随意的样子。

3.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3分)

 

查看答案

湖心亭看雪(1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上下    路平安    B有两人铺毡 答如流

C.日更定矣    非曲直   D.余强饮三大而别   之冤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赏雪的过程。然后笔峰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本文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C.文章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我梦想                 ,                                 我梦想                 ,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情感丰富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而且叙述方式比较自由。(删去“之所以”或者“的原因”)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在“信息”后面加“的能力”)

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一个”换到“问题”前面)

D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删去“事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B他见识多广,足迹遍及全世界,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以往的任何作家都无法望其项背

C南京青奥会即将开幕,各种新闻媒体接踵而至,竞相报道。

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递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