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句填空。(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

名句填空。(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                         ,始于足下。(《老子》)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人们常用“                                            。”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龚自珍《已亥杂诗》

(8)人生难免不如意,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沮丧,要相信“                                                 。”(陆游《游山西村》

 

(1)乌蒙磅礴走泥丸 (2)山河破碎风飘絮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千里之行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天涯若比邻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那天,阳光好暖

要求:

1.写一篇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2.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问题(13分)

父亲的三句箴言

①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②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③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处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应一人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出了脑溢血,匆匆离世。

④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⑤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⑥如今,闲暇时,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他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他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他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讲了关于父亲的三件事情。(3分)

2.说说下面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2分)

(2)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2分)                                       

3.文中第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5.生活中,父辈们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可能是一个包含期望的眼神,也有可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物品。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说说生活中,你的父母给你了什么样的“宝贵财富”,让你获益良多!不少于80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蹒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2分)

3.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4分)

4.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宴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2)之人也,四维(3)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4)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 (2)仄陋:狭窄浅薄。 (3)维:维系。引申为扶助。(4)弼:纠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盗(         )           B.圣人非所与也(                  )

C.左右谏曰(       )       D.高缭之夫子三年(                )

2.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其它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齐习辞者也  B吾欲辱 C晏子逐  D 四维然后能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2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4.综合与延伸。(3分)

(1)甲文中“楚王笑曰”中的“笑”有什么样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看法。(1分)

(2)假如你是乙文中的高缭,听了晏子的解释后有什么想法?(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峡口①送友人

【唐】  王勃                           【唐】 司空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峡口花飞欲尽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时万里同为客,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      __ 和___        。(2分)

2.司空曙诗歌中“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诗歌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