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                   学而不思则         

2.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2分)

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2分)

5.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2分)

6.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2分)

 

1.怨恨、恼怒 迷惑、迷惘 2.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3.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择善而从 6.严谨求实、谦虚进取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愠”恼怒“罔”迷惘。两字常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提示:乐,令人高兴。行,走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根据课上所学,用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结合“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用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根据要求“最后一则中”能从中找到一个成语“择善而从”。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治学严谨,求实等优点。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小题。(4分)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2分)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某人的心理活动。(80字之内)(4分)

   纳罕    懊恼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查看答案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安全讲座,他了解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B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C西藏地区不发达的原因是地理位置导致的。

D如何防止驻伊美军不再遭受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王明学习向来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B李海做事也很认真,许多具体而微的细节也会反复推敲,直到弄懂。

C马俊自从上次考试跌过跟头之后,他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

D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海、王明、马俊三位同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见贤思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