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让人,乃众妙之门(14分)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

让人,乃众妙之门(14分)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说说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3分)

2.结合语段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蔺相如豁达大度的胸怀。

B.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事业一帆风顺的观点

C.“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俗话不能证明第段的观点

D.④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从“可是”一词可以看出这两段的内容是转折关系。因此在前面,在后面。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一个“让”字。(3分)

 

1.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方面:1、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2、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3、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2.C 3.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4.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5.开放是试题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阅读第一段文字,找到“可见……”总结语摘引即可。根据排比段的特点,摘引段首中心语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相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C句表述错误,引句“是可忍,孰不可忍”讲的是“忍”,与第二段说的“谦让”有相通之处。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最后一段基本上是总结全文的论证,从这一点来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根据本文所阐述的观点,说明在生活要做到尽量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安全的空中旅行(12分)

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满分5 manfen5.com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3分)

2.本文说明内容是答案,第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分)

3.段中加点的词语绝大多数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给第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

5.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3分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50分)

(一)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12分) 

顾晓蕊

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2)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

3.“两行清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  之情,又有         之情。(2分)

4.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4分)

①、花近高楼伤客心,              (杜甫《登楼》)

②、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③、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                               

④、陈毅有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刘祯《赠从弟》中有句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是: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雾霾成了中国人心头挥之不散的“阴霾”,而PM25的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你所在的班级要通过宣传栏对同学们进行环保教育。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雾霾知识我知道】班级黑板报上有这样的三则小知识。请你仿照甲例,为乙、丙两个段落各拟一个小标题。(2分)

甲:小标题:PM25的概念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能够随着呼吸进入人的肺部,所以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及铅、钠、镁等金属元素。

乙:小标题: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能导致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

丙:小标题:               

PM25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今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其他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空调碳排放等。

2.【防霾对联我来拟】班级宣传栏需要一副环保对联,依照给出的上联,请你参考括号内的句子,进行修改,提炼出与上联相匹配的下联。(2分)

上联:雾锁车迷路    下联:         (雾霾四伏人人忧心忡忡)

3.【治理雾霾我参与】根据丙段介绍的文字,请你提出两点控制雾霾的针对性措施。(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格言,写出你对机遇的理解。(2分)

命运之神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佚名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佚名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泰戈尔(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5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